L
O
A
D
I
N
G

这是描述信息
/
/
/
普洱茶荣登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十强第三名

普洱茶荣登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十强第三名

  • 发布时间:2012-06-19 00:00
  • 访问量:

普洱茶荣登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十强第三名

【概要描述】
       2012年3月17日,“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在浙江省新昌揭晓,“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和“普洱茶”分列前三甲。

        为了推进中国茶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更好的转变发展方式,走上品牌发展的道路,实现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自2010年起,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杂志、中茶所中国茶叶网联合组建课题组,采用浙大CARD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模型,在全国范围内已开展了两轮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12年,课题组继续跟进,开展完成了新一轮评估研究。本次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从2011年底就着手进行,课题组在中国大陆近200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中,筛选了在业界影响较大的178个茶叶品牌,进行了综合研究;历时三个月,通过茶叶主体调查、消费者综合评价调研、专家调查、媒介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了105个方面的品牌资料,去除了材料相对不够完整的品牌,最终完成了对93个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评估。



        在浙江省新昌举行的“2012中国茶叶大会暨第六届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开幕式上”,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院长黄祖辉教授揭晓了“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课题组十强”。这十强是:西湖龙井(品牌价值 52.66亿元)、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52.04亿元)、普洱茶(品牌价值 47.14亿元)、信阳毛尖(品牌价值 46.06亿元)、洞庭山碧螺春(品牌价值30.94亿元)、福鼎白茶(品牌价值25.34亿元)、大佛龙井(品牌价值 22.91亿元)、安吉白茶(品牌价值 22.66亿元)、武夷山大红袍(品牌价值21.19亿元)祁门红茶(品牌价值 20.42亿元)。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汤黎路分别为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品牌的代表发证授牌。

          据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有关人员介绍,课题组本次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就品牌价值成长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该报告及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整体排行榜,将在《中国茶叶》杂志2012年第五期上全文刊发。





                                                                             获奖证书


                                                                              奖牌

 

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十强简介

 



西湖龙井:

        西湖产茶历史悠久。西湖种茶源于南朝,见著于唐;龙井种茶始于宋,显闻于清。至民国时期,西湖龙井则已稳居中国名茶之首。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茶区视察,关心西湖龙井茶的生产。今天,西湖龙井茶已成为中国茶界第一品牌,其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均达到空前的高度。

         西湖龙井茶是西湖之滨的一颗名珠,见证1500多年杭州甚至中国历史变迁,经历我国茶叶加工技术的历次演变,集中体现了中华茶文化的精髓。西湖龙井茶是中华文化集大成者,也是我国对世界各国人民和平友好的使者,在新中国建国初,西湖龙井茶被列为“国宾礼仪茶”而走向世界向各国人民展示了它无穷的魅力。

          为了保护发扬好西湖龙井茶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2001年7月16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了《杭州市西湖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划定了西湖龙井茶基地和后备基地,对西湖龙井茶的保护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年第28号公告批准西湖龙井茶实施原产地地域保护(现为地理标志产品),明确原杭州市西湖区所辖行政区域所产西湖龙井茶为西湖龙井茶。根据《杭州市西湖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划定杭州市西湖区东起虎跑、茅家埠,西至杨府庙、龙门坎、何家村,南起社井、浮山,北至老东岳、金鱼井的范围内茶园为西湖龙井茶基地,并予以保护的茶地。其中原西湖区西湖乡行政区域(东至南山村,西至灵隐、梅家坞,南至梵村村,北至新玉泉)内的西湖龙井茶基地,为西湖龙井茶基地的一级保护区;其余西湖龙井茶基地为西湖龙井茶基地的二级保护区。西湖龙井茶现有茶地总面积为19131亩。实施原产地保护以来,茶区在省、市、区各级政府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以改善西湖龙井茶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使西湖龙井茶基地和茶叶品牌建设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到2009年,已建成三个省级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一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九个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贡”字牌西湖龙井茶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御”字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9年茶叶总产量达807.5吨,茶叶一产产值达到13641.5万元。



安溪铁观音:

          铁观音,福建安溪人发明于1725-1735年间。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七泡余香溪月露满心喜乐岭云涛 ”。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安溪铁观音闻名海内外,被视为乌龙茶中的极品,且跻身于中国十大名茶和世界十大名茶之列,以其香高韵长.醇厚甘鲜.品格超凡而驰名中外。


普洱茶:

         普洱茶为中国名茶之一。是指在云南省普洱茶区用专门的生产加工技术生产的茶,即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制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发酵,熟茶人工催熟。 “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普洱茶以其独特的原料和独特加工制作方法,“越陈越香”的奇特效果,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其不同于别的茶类的特点就在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却贵在“陈”,其品质和价值往往会随着正确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升。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元朝时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名震国内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三国时期 “武侯遗种”,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打开了普洱茶话史。

         到了清朝,普洱茶到达第一个鼎盛时期顺治18年,藏胞派邓几墨勒根赉方物求于北胜(永胜)州互市茶马,10月开市,每年贸易茶5万担,普洱茶成了内地与藏胞友好交流的重要媒体,并成为藏胞心目中不可替代的生活必需品。清朝时普洱茶脱胎换骨,变为枝头凤凰,不但广受海内外人们喜爱,更成为倍受宫廷宠爱的贡茶,为最光彩而鼎盛的时代。

         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云南省茶园面积达240万亩,1998年产量达155万担,出口20多万担,创汇2250万美元,创造了云南茶史的最大辉煌。茶类由1950年的单一晒青茶发展到烘青绿茶、炒青绿茶、工夫红茶、ctc红碎茶、普洱茶、花茶、速溶茶、名特优茶、艺术品茶等,普洱茶也迎来了又一个辉煌时期。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云南省就开始了普洱熟茶的生产,工艺日臻成熟。2011年云南省的茶园面积达256万亩,茶叶产量24.49万吨,其中普洱茶的产量占40﹪以上。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对普洱茶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普洱茶的认识不断深化并日益全面,普洱茶的原料基地建设、生产加工也开始走向了集团化的方向,越来越科学和规范,品质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普洱茶越来越喜爱,生产量和市场占有率都稳中有进,整个发展正在按着安全、健康、持续、科学的方向迈进。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茶创制于清代光绪末年,通过鲜叶杀青、揉捻、理条、烘干、复烘等加工程序,形成外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内质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香气馥郁持久的优良品质,2002年“信阳毛尖”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为证明商标。2003年“信阳毛尖”原产地地理标志获国家质量监督和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依托公共品牌,注重企业自主品牌,目前有中国名牌农产品3个,河南省名牌农产品6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9个,市级知名商标18个。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信阳毛尖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能。信阳毛尖品牌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3位。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2007年日本世界绿茶大会荣膺最高金奖。


洞庭山碧螺春:

        洞庭山碧螺春是清朝康熙皇帝御赐钦定的国内著名历史名茶,种植于苏州太湖洞庭东、西山果园之中,独特的生态环境,蕴育了洞庭山碧螺春超凡脱俗的高雅品质,被誉为“茶中仙子”和“天下第一茶”。

        洞庭山碧螺春,具有“条索纤细,卷曲呈螺,茸毛遍体,银绿隐翠”之外形及“汤色碧绿,清香高雅、入口爽甜、回味无穷”之内质。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

        洞庭山碧螺春1910年南洋劝业会获优等奖,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2009年4月25日,“洞庭山碧螺春”原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福鼎白茶:

        福鼎市现有茶园面积20万亩,茶叶加工企业近400家,其中上规模企业30家,省、市级龙头企业14家,主要生产白茶、绿茶、茉莉花茶、白琳工夫红茶和特种工艺茶等,2009年茶叶总产量达1.6多万吨,在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网点1000多个。其中,作为中国白茶原产地,福鼎白茶以其特有的品种优势、产量优势、工艺优势以及显著的药理功能和保健作用久负盛名,年产量达4000吨,60%左右出口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白茶产区和出口基地,也是全国无公害茶叶基地生产示范县(市)和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市)。1984年,“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被认定为首批国家茶树良种,并命名为“华茶1号”、“华茶2号”,至今仍是其他国家或地区茶树的对照种。2006年,福鼎白茶被列为“奥运五环茶”,同年福鼎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白茶之乡”荣誉称号,素有“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之誉。

        2009年4月福鼎白茶“白毫银针”入选上海豫园国际茶文化艺术节“中国鼎尖名茶”;2009年5月福鼎白茶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准证明商标;2009年7月福鼎白茶被核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0年1月5日福鼎白茶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得到审批。福鼎白茶“太姥银针”被列为“中国世博十大名茶”福鼎白茶作为中国白茶的典型代表,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优异的品质、独特的保健夺取了“世博十大名茶”的入场券。

        白茶系我国六大传统茶类之一,属微发酵,因成茶满披白毫、清幽素雅、如银似雪而得名,其汤色杏黄清澈晶亮,入口清新甘醇芳香。福鼎白茶生产历史源远流长,工艺技术成熟先进,生产原料来自山清水秀、云遮雾绕的太姥山麓,同时原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不落地、不炒不揉,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因此具有显著的增强免疫力、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等药用和保健功能,属最原始、最自然、最健康的茶类珍品,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现代茶界泰斗张天福的《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和《福建地方志》等著述中均有具体描述记载。清代名人周亮工的《闽小记》中载:“白毫银针,产太姥山鸿雪洞,其性寒,功

  • 发布时间:2012-06-19 00:00
  • 访问量:
详情

       2012年3月17日,“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在浙江省新昌揭晓,“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和“普洱茶”分列前三甲。

        为了推进中国茶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更好的转变发展方式,走上品牌发展的道路,实现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自2010年起,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杂志、中茶所中国茶叶网联合组建课题组,采用浙大CARD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模型,在全国范围内已开展了两轮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12年,课题组继续跟进,开展完成了新一轮评估研究。本次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从2011年底就着手进行,课题组在中国大陆近200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中,筛选了在业界影响较大的178个茶叶品牌,进行了综合研究;历时三个月,通过茶叶主体调查、消费者综合评价调研、专家调查、媒介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了105个方面的品牌资料,去除了材料相对不够完整的品牌,最终完成了对93个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评估。



        在浙江省新昌举行的“2012中国茶叶大会暨第六届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开幕式上”,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院长黄祖辉教授揭晓了“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课题组十强”。这十强是:西湖龙井(品牌价值 52.66亿元)、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52.04亿元)、普洱茶(品牌价值 47.14亿元)、信阳毛尖(品牌价值 46.06亿元)、洞庭山碧螺春(品牌价值30.94亿元)、福鼎白茶(品牌价值25.34亿元)、大佛龙井(品牌价值 22.91亿元)、安吉白茶(品牌价值 22.66亿元)、武夷山大红袍(品牌价值21.19亿元)祁门红茶(品牌价值 20.42亿元)。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汤黎路分别为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品牌的代表发证授牌。

          据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有关人员介绍,课题组本次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就品牌价值成长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该报告及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整体排行榜,将在《中国茶叶》杂志2012年第五期上全文刊发。



                                                                             获奖证书


                                                                              奖牌

 

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十强简介

 



西湖龙井:

        西湖产茶历史悠久。西湖种茶源于南朝,见著于唐;龙井种茶始于宋,显闻于清。至民国时期,西湖龙井则已稳居中国名茶之首。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茶区视察,关心西湖龙井茶的生产。今天,西湖龙井茶已成为中国茶界第一品牌,其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均达到空前的高度。

         西湖龙井茶是西湖之滨的一颗名珠,见证1500多年杭州甚至中国历史变迁,经历我国茶叶加工技术的历次演变,集中体现了中华茶文化的精髓。西湖龙井茶是中华文化集大成者,也是我国对世界各国人民和平友好的使者,在新中国建国初,西湖龙井茶被列为“国宾礼仪茶”而走向世界向各国人民展示了它无穷的魅力。

          为了保护发扬好西湖龙井茶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2001年7月16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了《杭州市西湖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划定了西湖龙井茶基地和后备基地,对西湖龙井茶的保护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年第28号公告批准西湖龙井茶实施原产地地域保护(现为地理标志产品),明确原杭州市西湖区所辖行政区域所产西湖龙井茶为西湖龙井茶。根据《杭州市西湖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划定杭州市西湖区东起虎跑、茅家埠,西至杨府庙、龙门坎、何家村,南起社井、浮山,北至老东岳、金鱼井的范围内茶园为西湖龙井茶基地,并予以保护的茶地。其中原西湖区西湖乡行政区域(东至南山村,西至灵隐、梅家坞,南至梵村村,北至新玉泉)内的西湖龙井茶基地,为西湖龙井茶基地的一级保护区;其余西湖龙井茶基地为西湖龙井茶基地的二级保护区。西湖龙井茶现有茶地总面积为19131亩。实施原产地保护以来,茶区在省、市、区各级政府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以改善西湖龙井茶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使西湖龙井茶基地和茶叶品牌建设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到2009年,已建成三个省级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一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九个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贡”字牌西湖龙井茶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御”字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9年茶叶总产量达807.5吨,茶叶一产产值达到13641.5万元。



安溪铁观音:

          铁观音,福建安溪人发明于1725-1735年间。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七泡余香溪月露满心喜乐岭云涛 ”。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安溪铁观音闻名海内外,被视为乌龙茶中的极品,且跻身于中国十大名茶和世界十大名茶之列,以其香高韵长.醇厚甘鲜.品格超凡而驰名中外。


普洱茶:

         普洱茶为中国名茶之一。是指在云南省普洱茶区用专门的生产加工技术生产的茶,即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制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发酵,熟茶人工催熟。 “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普洱茶以其独特的原料和独特加工制作方法,“越陈越香”的奇特效果,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其不同于别的茶类的特点就在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却贵在“陈”,其品质和价值往往会随着正确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升。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元朝时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名震国内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三国时期 “武侯遗种”,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打开了普洱茶话史。

         到了清朝,普洱茶到达第一个鼎盛时期顺治18年,藏胞派邓几墨勒根赉方物求于北胜(永胜)州互市茶马,10月开市,每年贸易茶5万担,普洱茶成了内地与藏胞友好交流的重要媒体,并成为藏胞心目中不可替代的生活必需品。清朝时普洱茶脱胎换骨,变为枝头凤凰,不但广受海内外人们喜爱,更成为倍受宫廷宠爱的贡茶,为最光彩而鼎盛的时代。

         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云南省茶园面积达240万亩,1998年产量达155万担,出口20多万担,创汇2250万美元,创造了云南茶史的最大辉煌。茶类由1950年的单一晒青茶发展到烘青绿茶、炒青绿茶、工夫红茶、ctc红碎茶、普洱茶、花茶、速溶茶、名特优茶、艺术品茶等,普洱茶也迎来了又一个辉煌时期。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云南省就开始了普洱熟茶的生产,工艺日臻成熟。2011年云南省的茶园面积达256万亩,茶叶产量24.49万吨,其中普洱茶的产量占40﹪以上。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对普洱茶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普洱茶的认识不断深化并日益全面,普洱茶的原料基地建设、生产加工也开始走向了集团化的方向,越来越科学和规范,品质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普洱茶越来越喜爱,生产量和市场占有率都稳中有进,整个发展正在按着安全、健康、持续、科学的方向迈进。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茶创制于清代光绪末年,通过鲜叶杀青、揉捻、理条、烘干、复烘等加工程序,形成外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内质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香气馥郁持久的优良品质,2002年“信阳毛尖”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为证明商标。2003年“信阳毛尖”原产地地理标志获国家质量监督和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依托公共品牌,注重企业自主品牌,目前有中国名牌农产品3个,河南省名牌农产品6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9个,市级知名商标18个。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信阳毛尖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能。信阳毛尖品牌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3位。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2007年日本世界绿茶大会荣膺最高金奖。


洞庭山碧螺春:

        洞庭山碧螺春是清朝康熙皇帝御赐钦定的国内著名历史名茶,种植于苏州太湖洞庭东、西山果园之中,独特的生态环境,蕴育了洞庭山碧螺春超凡脱俗的高雅品质,被誉为“茶中仙子”和“天下第一茶”。

        洞庭山碧螺春,具有“条索纤细,卷曲呈螺,茸毛遍体,银绿隐翠”之外形及“汤色碧绿,清香高雅、入口爽甜、回味无穷”之内质。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

        洞庭山碧螺春1910年南洋劝业会获优等奖,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2009年4月25日,“洞庭山碧螺春”原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福鼎白茶:

        福鼎市现有茶园面积20万亩,茶叶加工企业近400家,其中上规模企业30家,省、市级龙头企业14家,主要生产白茶、绿茶、茉莉花茶、白琳工夫红茶和特种工艺茶等,2009年茶叶总产量达1.6多万吨,在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网点1000多个。其中,作为中国白茶原产地,福鼎白茶以其特有的品种优势、产量优势、工艺优势以及显著的药理功能和保健作用久负盛名,年产量达4000吨,60%左右出口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白茶产区和出口基地,也是全国无公害茶叶基地生产示范县(市)和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市)。1984年,“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被认定为首批国家茶树良种,并命名为“华茶1号”、“华茶2号”,至今仍是其他国家或地区茶树的对照种。2006年,福鼎白茶被列为“奥运五环茶”,同年福鼎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白茶之乡”荣誉称号,素有“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之誉。

        2009年4月福鼎白茶“白毫银针”入选上海豫园国际茶文化艺术节“中国鼎尖名茶”;2009年5月福鼎白茶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准证明商标;2009年7月福鼎白茶被核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0年1月5日福鼎白茶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得到审批。福鼎白茶“太姥银针”被列为“中国世博十大名茶”福鼎白茶作为中国白茶的典型代表,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优异的品质、独特的保健夺取了“世博十大名茶”的入场券。

        白茶系我国六大传统茶类之一,属微发酵,因成茶满披白毫、清幽素雅、如银似雪而得名,其汤色杏黄清澈晶亮,入口清新甘醇芳香。福鼎白茶生产历史源远流长,工艺技术成熟先进,生产原料来自山清水秀、云遮雾绕的太姥山麓,同时原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不落地、不炒不揉,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因此具有显著的增强免疫力、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等药用和保健功能,属最原始、最自然、最健康的茶类珍品,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现代茶界泰斗张天福的《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和《福建地方志》等著述中均有具体描述记载。清代名人周亮工的《闽小记》中载:“白毫银针,产太姥山鸿雪洞,其性寒,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清热降火、消暑解毒,具有治病之功效。近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国家对白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辐射、抗氧化、抗肿瘤的效果优于其他茶类。美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的研究资料也表明,白茶是一种新的抗癌物质,能不断抑制、缩小肝癌肿块,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美国佩斯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白茶提取物对导致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肺炎等细菌生长具有预防作用。2005年英国权威杂志《最佳营养学》推荐,多喝白茶有益健康。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骆少君研究员一再呼吁重视发展白茶。她说:“不仅美国,瑞典斯德哥尔摩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白茶杀菌和消除自由基作用很强。30年前我就极力推介白茶,今天更要大声呼吁。”目前,白茶已成为欧美备受欢迎的保健饮品。


大佛龙井:

        大佛龙井产于中国名茶之乡---浙江省新昌县,主要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山茶区。产品选用高山无公害良种茶园的幼嫩芽叶,经摊放、杀青、摊凉、辉干、分筛整形等工艺精制而成。其外形扁平光滑、尖削挺直,色泽绿翠匀润,香气嫩香持久、略带兰花香,滋味鲜爽甘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嫩绿明亮,具有典型的高山茶风味。

        大佛龙井属于绿茶类。产于浙江省新昌县。该县所产的大佛龙井等名优茶,产量多、品质好,且因此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名茶之乡”。  新昌县主要名茶品种,为我国名茶三珍,1995年荣获中国科技精品博览会唯一的金奖。该茶选择县境高山无公害良种幼嫩芽叶精细加工而成。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在“茶叶感官审评报告”中称“新昌大佛龙井茶”,经检验外形扁平光滑,挺直尖削,形似碗钉,色泽嫩绿鲜润,滋味鲜醇甘爽,汤色杏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匀齐,品质优良,属浙江龙井茶中的极品。

        大佛龙井茶生长于唐朝诗仙李白曾经为之梦游的浙江新昌境内环境秀丽的高山云雾之中,采用西湖龙井茶优良茶种嫩芽精制而成,品质超凡,嫩香持久沁人,具有典型的高山风味。属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2年获国家商标局“大佛”证明商标注册。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和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在国内外茶文化节上多次荣获金奖。   

        大佛龙井的炒制过程中,运用了抓、抖、搭、捺、甩、推、扣、压、磨等“十大手法”,形成了“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品质四绝的龙井茶。品尝高级龙井茶,常用玻璃杯冲泡,水温85度,展开后龙井茶形似朵朵兰花,翠绿芬芳,清香扑鼻,滋味鲜醇,品饮时齿颊留芳,沁人肺腑。清代茶人陆次之曾赞曰:“龙井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特点:产于群山环绕、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的高山之中,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常饮有明目、利尿、降脂、抗癌和防止衰老等多种功效。  

        目前大佛龙井茶有二款基本定型、具有二种不同风格的茶品,按新昌土话叫绿版、黄版。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品茶的外形色泽和香气的不同追求:  

       ·绿版——它的主要特征是要求所炒制的茶叶绿多黄少,达到色泽嫩绿鲜润,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爽甘醇,汤色杏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在炒制上努力做到在无青草气的前提下尽量使茶叶青翠碧绿、清香持久。即达到“绿无青气”,所炒制的茶其色、香、味自有其特色。尤其是其栗香、果香较为显著。  

       ·黄版——它的主要特征是要求所炒制的茶叶黄多绿少,这种黄多绿少的款式据说是新昌大佛龙井开创之初,借鉴、仿制外地龙井茶(当时的西湖龙井特征?未经考证。)而形成的。这款茶的主要特点是香高味浓,即高香味较重,后续栗果香较为明显。在炒制时主要要防止高火可能带来的焦、苦味,做到“黄无焦味”。  

        上述二款茶品是典型的色泽,中间变化主要由炒制方式、炒制火候不同形成不同的风格,目的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爱好不同而为之,与茶叶品质、品种、产地、土壤、气候、生长环境没有因果关系,各款茶在做到“绿无青气,黄无焦味”的前提下,总体上要符合大佛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尖削挺直,色泽绿翠匀润,嫩香持久沁人,滋味鲜爽甘醇,汤色杏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具有典型的高山风味之要求。



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色、香、味、形具佳,在冲泡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使品饮都充分领略到安吉白茶形似凤羽,叶片玉白,茎脉翠绿,鲜爽甘醇的视觉和味觉的享受。

        安吉白茶(白叶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其阈值约在23℃。茶树产“白茶”时间很短,通常仅一个月左右。以原产地浙江安吉为例,春季,因叶绿素缺失,在清明前萌发的嫩芽为白色。在谷雨前,色渐淡,多数呈玉白色。雨后至夏至前,逐渐转为白绿相间的花叶。至夏,芽叶恢复为全绿,与一般绿茶无异。正因为神奇的安吉白茶是在特定的白化期内采摘、加工和制作的,所以茶叶经瀹泡后,其叶底也呈现玉白色,这是安吉白茶特有的性状。

        安吉白茶是一种非常特异的茶种,它是特定的优良生态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茶树,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物种,属绿茶类,与中国六大茶类中“白茶类”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是不同的概念:白毫银针、白牡丹指由绿色多毫的嫩叶制作而成的白茶;而安吉白茶是由一种特殊的白叶茶品种中由白色的嫩叶按绿茶的制法加工制作而成的名绿茶。它既是茶树的珍稀品种,也是茶叶的名贵品名。



武夷山大红袍: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方圆60公里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大红袍”茶树现经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试验,采取无性繁殖的技术已获成功,经繁育种植,已能批量生产。现在当地人民政府又为这几棵茶树,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个亿的人民币。

         历年以来,武夷大红袍在大众视野中频频亮相,随着中央电视台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推动了武夷山晋商万里茶路旅游热线的形成。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文公布了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名列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瑞典“哥德堡号”访华,拥有350多年历史的武夷岩茶(大红袍)被指定为晚宴茶叶饮品;武夷山大红袍作为福建省唯一的茶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2010年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印象大红袍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将武夷山大红袍开始从历史品牌走向世界品牌。

         可以说,大红袍(目前,武夷山市已把“武夷山大红袍”作为统一品牌,其代表了武夷山所有岩茶品种的总名称)的借势宣传取得了巨大成功。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源于明末,成于清初。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流程共有10道工序。武夷岩茶(大红袍)既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又独具“岩骨花香”的乌龙茶神韵。 大红袍茶树受过皇封,御赐其名,故当地县丞于每年春季(到来)亲临九龙窠茶崖,将身披红袍脱下盖在茶树上,然后顶礼膜拜,众人高喊:“茶发芽”待红袍揭下后,茶树果然发芽,红艳如染。相传清朝时候,有一文人赴京赶考,行到九龙窠天心永乐禅寺,突发腹胀,腹痛不已,后经天心寺僧赠送大红袍茶,饮后,顿觉病体痊愈,得以按时赶考,高中状元。为感念此茶治病救命之恩,今科状元亲临茶崖,焚香礼拜,并将身披红袍,脱下盖在茶树上,大红袍遂得此名。大红袍因春芽萌发的嫩芽呈紫红色,远远望去,茶树红艳,亦有“奇丹”之称。

        武夷岩茶大红袍不仅有令人神往的“岩韵”,而且有神奇的保健功能。最显著的有两大类,一是咖啡碱;二是酚性物。还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咖啡大是强有利的中枢神经兴奋剂。它能振奋精神,强化思维,减轻疲劳,解热镇痛,利尿通便,消毒减菌。而酚性物(主要是儿茶素)是目前世界上防治心脑血管病的防癌抗癌的最有效药物。它能降低血脂、胆固醇,防治高血压,抗衰老、抗癌,抑制致癌物质的形成,减肥、清食、抗衰老、健身美容。
 

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简称祁红,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

        祁门红茶是祁门地域所产红茶的共有品牌。祁门红茶诞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其时因绿茶销路不旺,祁门南乡贵溪人胡元龙特考察制造红茶之法,试制而成。因初、精制手工工序繁多,故被称为工夫红茶。后改机械制法,仍沿袭了手工精制的工艺流程。优越的生态环境与特殊的气候条件,加之优良的茶树品种和精湛的加工工艺孕育了祁红独特的品质,一经问世,即成为世界极品红茶,被列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一。祁红从生产技术到品质风味都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其似花、似果又似蜜的独特香型,被业界俗称“祁门香”,有着“群芳最”、“王子茶”、“茶中英豪”之美誉。1915年、1987年两获国际金奖,四度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奖,这在中国茶叶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关键词:

稀世佳茗“陈升老班章之甄品”,2024燃爆全国的茶文化盛宴

稀世佳茗“陈升老班章之甄品”,2024燃爆全国的茶文化盛宴

2024年下半年,陈升号以“稀世佳茗·璀璨绽放/迎新——陈升老班章之甄品”为主题,在全国多地掀起了一场茶文化的盛宴,为茶产业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点击播放观看活动合集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gMRSLx91WyFCfvtcAOafgA   10月9日,在北京会议中心,“稀世佳茗·璀璨绽放——陈升老班章之甄品发布会”拉开帷幕。近千名嘉宾亲临现场,线上五万多茶友通过陈升号官方视频号同步见证。这一场发布盛典,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茶文化传播的层 层涟漪,标志着“陈升老班章之甄品”正式踏入大众视野,开启了它的荣耀之旅。   紧接着,10月16日,山东烟台迎来了“稀世佳茗·璀璨绽放——陈升老班章之甄品茶文化会”。300余位来自各界的嘉宾齐聚,共同见证新品在山东的首发。   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新品的展示,更是当地茶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机,让齐鲁大地的茶香与陈升老班章之甄品的独特韵味相互交融,为山东的茶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茶文化体验,进一步拓展了新品在北方市场的影响力。   浙江乐清在10月19日也成功举办了同款茶文化会。活动集专业科普、产品解析、申时茶会、古琴欣赏、主题分享、幸运抽奖等丰富环节于一体,吸引了近500位嘉宾。   这一综合性的茶文化盛会,深入挖掘了“陈升老班章之甄品”的文化内涵和产品价值,在浙江这片茶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播下了新品推广的种子,促进了茶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提升了茶友们对高品质茶叶的品鉴能力和文化认知。   岁末之际,12月22日的福建厦门和12月28日的浙江永康分别举办了“稀世佳茗·璀璨迎新”主题的茶文化会暨答谢晚宴。厦门的活动洋溢着浓厚的茶文化底蕴,吸引了各界嘉宾沉浸其中,感受普洱的魅力;永康的活动则成为了茶文化与各界精 英交流碰撞的平台。   这两场活动在年末的特殊氛围中,以茶为媒,感恩回馈茶友,同时也为当地的茶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强了陈升号品牌与地方文化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品牌的亲和力和美誉度。   2025年1月4日,天津成功举办“稀世佳茗·璀璨迎新——陈升老班章之甄品新春茶文化会暨答谢晚宴”。各界精英翘楚齐聚一堂,在茶香四溢中共同展望新年,见证陈升茶业的荣耀时刻。此次活动为新品在北方市场的深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 一步扩大了品牌在京津冀地区的影响力,让更多的茶友认识和喜爱上了“陈升老班章之甄品”。   2024年下半年和开年这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见证了“陈升老班章之甄品”从发布到走向全国市场的辉煌历程。陈升号通过精心策划的发布会和各地的推广会,不仅让这款新品名扬八方,成为明星产品,更重要的是,在全国范围内弘扬了 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茶文化交流与融合。     “陈升老班章之甄品”是规格为600克的重磅产品,原料精挑古老树龄头春老班章芽叶,集匠造工艺之大成,茶香浓郁,滋味饱满厚重,回甘悠长,气韵霸道深厚。配备《陈升老班章之甄品赋》卷轴、《珍藏手册》和精美专属礼盒,堪称茶中 圣品、传世之珍。   这一系列活动,也为茶产业的振兴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为茶农增收、茶企增效、茶业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书写了茶产业与茶文化共同发展的壮丽篇 章,让古老的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满足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添了一抹浓厚的茶香。  
2025-01-10
开合间·见非凡—HUAWEI

开合间·见非凡—HUAWEI Mate 系列尊享品鉴会,陈升号跨界出圈绽光彩

2025年1月5日,广州保利洲际酒店内高朋满座,一场由陈升茶业携手广东恒唯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开合间·见非凡——HUAWEI Mate 系列尊享品鉴会暨陈升号新瑞之韵”活动在此荣耀启幕,并取得圆满成功,为跨领域合作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次活动汇聚了各界精英,陈升茶业副总经理魏炳杰先生、广东省区域经理李晓燕女士、陈升号广州经销商家人朱海先生以及众多行业同仁、合作伙伴和各界朋友亲临现场,共同见证了这一非凡时刻,开启了一场科技与茶文化深度交融的盛 宴。     活动上,魏炳杰副总经理登台,深入解读陈升茶业十七载的“创”与“守”,并向与会嘉宾隆重推介乙巳蛇年生肖纪念饼“玉蛇兆瑞”。这款生肖茶作为活动的核心推荐产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湛的制茶工艺。它巧妙地将蛇年祥瑞之 气融入每一片茶叶之中,以茶为载体,在岁月的流转中传承生肖文化,续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璀璨华章。     在茶香袅袅的氛围里,嘉宾们亲身体验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激情碰撞所绽放出的独特魅力,深刻感受到陈升茶业在传承与创新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和卓越成就。     作为陈升号生肖系列茶的第二轮第六款佳作,“玉蛇兆瑞”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升华。它不仅完整保留了生肖茶系列一贯的精湛工艺和丰富文化内涵,更在产品的视觉呈现与文化表达方面独具特色。使其既拥有极高的珍藏价值,又能 为品鉴者带来味觉享受,真正做到了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的统一。     与此同时,华为广州终端零售经理王庆先生,还有广东恒唯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政企事业部政企经理覃雪峰先生,也带来了HUAWEI Mate 系列、汽车与华为智能科技的精彩分享,展示了现代科技的前沿成果与创新魅力。现场嘉宾沉浸在 科技与茶文化交织的独特氛围中,一边品味着大树茶的浓厚韵味,一边领略着现代科技的强大功能与便捷体验,全方位感受了不同领域的卓越成就和无限可能。     活动中,潮剧演绎环节异彩纷呈,婉转悠扬的唱腔仿佛将时光拉回过去,让人们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古筝与小提琴的演奏更是别出心裁,东西方乐器轮番登台,演绎出一场视听盛宴,为活动增添了浓郁的艺术氛围,进一步 诠释了文化融合与创新的活动主题。     随着夜幕降临,活动进入温馨的晚宴环节。嘉宾们在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举杯畅饮,分享着此次活动的收获与感悟,共同展望未来的合作与发展前景。同时,陈升号为嘉宾们送上伴手礼——2025新春贺岁礼“玉蛇兆瑞”。     至此,这场“开合间·见非凡”的盛会在温馨而热烈的气氛中缓缓落下帷幕,但它所留下的深刻印记和深远影响却将在科技与茶业领域持续发酵,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灵感,激励更多企业勇于探索跨领域合作的新模式,共同推动中华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繁荣发展,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2025-01-08
215.28万元的认购订单背后,陈升老班章之甄品的魅力密码

215.28万元的认购订单背后,陈升老班章之甄品的魅力密码

祥龙贺瑞辞旧岁,瑞气盈门启新程。2025年1月4日,一场聚焦茶文化传承与甄品品鉴的盛会——“稀世佳茗·璀璨迎新——陈升老班章之甄品新春茶文化会暨答谢晚宴”在天津盛大举行,各界精英翘楚齐聚一堂,共赴这场茶香四溢的 盛宴,见证陈升茶业的荣耀华章。   点击播放观看视频集锦:https://mp.weixin.qq.com/s/X9OTfPa_rpUBudjXkD3MFw     活动现场嘉宾云集,政商学界贤达纷纷到场,天津市原政协秘书长 赵天浩先生、河西区原教育局书记 张学政先生等一众前辈,以其深厚的阅历和威望,为活动增添了庄重与分量;水产局原局长 马维林先生、河西区税务局原局长  周学雷先生 等行业翘楚,展现了不同领域与茶文化的交融汇聚;水产研究所所长 孙晓旺先生、示范大学博士后导师 孙金生先生等学界精英,则从专业角度为茶文化注入了智慧内涵;更有邯郸市丛台区民政局 彭燕女士、盈盛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李红 强先生、津福茶城董事长 魏玉昌先生等各界代表,以及河北省警备区副司令少将 张焕学先生,共同勾勒出这场盛会的多元与精彩。而北京金山友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升号天津经销商 蔡锦儿先生,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柳滨先 生、华北销售总监 严洪翠女士及各地经销商家人的到来,更是体现了公司和陈升家人们对此次活动的重视,与天津企业家、茶友们一起,共同编织出一幅茶文化交流与商业合作的绚丽画卷。     活动伊始,北京金山友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升号天津经销商蔡锦儿先生的致辞,拉开了这场文化与商业交织盛宴的序幕,其话语间满是对过去的感恩与对未来的展望,为活动奠定了温馨而热烈的基调。   随后播放的陈升茶业成立17周年品牌发展集锦,宛如一部时光长卷,徐徐展开品牌的成长轨迹与辉煌成就,让在场嘉宾沉浸式感受陈升茶业十七载的匠心坚守与砥砺奋进。   陈升号传承人陈柳滨先生带来的“知陈升号,懂稀世七星甄品”主题分享,将品牌底蕴与产品精髓娓娓道来,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普洱茶珍稀世界的大门,让众人领略到老班章的独特魅力与陈升茶业的制茶匠心。   申时茶会在陈升号导师的优雅引领下,茶香袅袅,茶师们的精彩演绎,将茶文化的仪式感与内涵完美呈现,五杯茶后集体谢幕,赢得满堂喝彩。     陈升号产品推荐官马美益女士的“陈升老班章之甄品”产品解析,如一场知识盛宴,深入剖析产品的品质密码与价值内核。老班章屹立于云南名茶之巅,享有“普洱茶王”的传世盛名。此茶选料非凡,集匠造工艺之大成,堪称茶中圣品、传世 之珍。于北京会议中心盛大发布,并在山东烟台、浙江乐清、福建厦门、浙江永康以及此次天津5个地方举办大型茶文化会,早已名传八方。   紧接着的宣传片播放,更是以震撼的视听语言,将产品的魅力全方位展现。而洛阳祝和实业有限公司王文君女士与蔡锦儿先生的签约认购仪式,无疑是活动的高光时刻,156套(26件)、价值215.28万元的认购订单,彰显出市场对“陈升老班 章之甄品”的高度认可与青睐,王文君女士的留步发言,也传递出合作的坚定信心与美好愿景。   随着合影留念的快门声响起,茶文化会暂告一段落,晚宴的序幕缓缓拉开。   蔡锦儿先生及夫人张春梅女士、陈柳滨总经理、严洪翠华北销售总监上台祝酒,将现场气氛推向新的高潮。   企业宣传片的播放,再次回顾了品牌的奋斗历程与辉煌成就,抽奖环节更是将晚宴的热烈氛围不断点燃。津福茶城董事长魏玉昌先生、陈柳滨先生、蔡锦儿先生分别作为抽奖嘉宾,送出的“陈升茶业成立17周年纪念茶·天韵”、“老班章熟 茶”以及“陈升老班章之甄品”珍贵奖品,让幸运的嘉宾收获满满,也让现场的欢呼声与掌声此起彼伏。     这场盛会,不仅是一次茶文化的深度交流与传承,更是陈升茶业与各界伙伴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新起点。在新的一年里,陈升茶业必将继续秉持匠心,以稀世佳茗为笔,书写更加璀璨辉煌的篇章,为中国茶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让陈升 茶香飘满华夏,走向世界!  
2025-01-08
正和岛共学之约,陈升号点亮东莞藏茶之光

正和岛共学之约,陈升号点亮东莞藏茶之光

2024年12月31日,在东莞这座洋溢着无限活力、充满创新气息的藏茶之都,“2025正和岛案例共学新年大课暨新年家宴”于东莞迎宾馆隆重举行。千余位实力派企业家济济一堂,共襄盛举,围绕“企业家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主题, 慷慨激昂地分享创新创业的精彩篇章。   受东莞市政府的热忱邀请,陈升号作为东莞藏茶之都的杰出代表,携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与来自全国的正和岛企业家们欢乐相聚。在这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一同品鉴历经岁月洗礼的“陈升老班章”等上乘佳茗,让缕缕茶香弥漫在 会场的每一个角落,携手迎接新年的钟声敲响。     东莞市委书记韦皓,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志伟,副市长陈庆松等领导亲赴活动现场。韦皓书记代表东莞市委、市政府,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致以热烈祝贺,充分彰显了东莞对此次活动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企业家们的深切关怀。   在案例共学新年大课上,深圳市奋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奋、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刘东华、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宋志平等多位嘉宾纷纷登台,深情讲述他们的企业家传奇故事,展现了 中国企业家在时代的汹涌浪潮中,如何在跌宕起伏里奋勇向前、勇挑重担的使命与担当。这场思想的盛宴如同璀璨明灯,为在场的企业家们带来了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启迪。   当陈升号醇美的茶香在空气中悠悠飘散,企业家们在品味佳茗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东莞藏茶的独特韵味,也对茶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领悟。     陈升号,作为国家龙头企业、普洱茶行业的领军品牌,始终秉持“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在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路上坚毅前行、披荆斩棘。在这场思想盛宴中,以茶为介,融入了企业家们奋进、担当的精神交流之中,进一步凸显了 作为行业领军者的格局与视野。   正和岛,作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企业家社群之一,一直致力于推动企业家们的交流与合作,为企业家们精心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优质平台。而此次活动,恰似一座坚固的桥梁,将陈升号与各位企业家紧密相连,让大家在 品味佳茗的同时,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加深了相互的信任。     展望未来,陈升号将继续坚守初心,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深化与各界的合作交流,积极推动茶文化的繁荣发展,为社会贡献更多价值,让陈升号的茶香飘向更广阔的天地,携手更多企业家共同书写时代华章,迎接每一个 充满希望的新年钟声,见证中国企业家精神与茶文化交相辉映的璀璨未来。  
2025-01-04
上一页
1
2
...
365

版权归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所有
邮箱:
www@cspuer.com
热线:400-107-2007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工业园区
滇ICP备2020007405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昆明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