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O
A
D
I
N
G

这是描述信息
/
/
/
2009-2015年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

2009-2015年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

  • 发布时间:2011-09-23 00:00
  • 访问量:

2009-2015年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

【概要描述】
一、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树最早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茶叶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全国有20个省、市、自治区生产茶叶, 涉茶人员约8000万人。茶叶产业已成为主产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和出口创汇的优势农业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和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㈠基本情况

  1.生产、贸易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业依靠政策、投入和科技进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7年全国茶园面积达2419.5万亩,茶 叶产量116.5万吨,与1990年相比,面积增长52%,产量增长1倍。2007年全国茶

叶出口28.9万吨,比1990年19.5万吨增加9.4万 吨,增长48%。目前,我国茶树种植面积约占世界茶园面积的50%,居世界第一;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产量的31%,2005年超过印度后,成为世界第一 大生产国;茶叶出口量

2007年跃居世界第二。

 

  2.生产区域相对集中。我国有20个省(区、市)栽培茶树,生产区域辽阔。2007年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 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15省(区、市)茶园面积2380.2万

亩,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98%;产量115.4万吨,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 99%;产值290多亿元,占全国茶叶总产值的98%以上,已成为我国茶叶生产的主要区域。

 

  3.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近十多年来,我国茶叶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有资源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发展迅速。一是绿茶生 产规模扩大。绿茶产量由1990年33.3万吨,增加到2007年87.4万吨,占

茶叶总产量比重由62%提高到75%;二是乌龙茶产量上升。乌龙茶产量 由1990年的3.3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3.0万吨,增加3倍以上,占茶叶总产量比重由6%提高到11%;三是红茶生产大幅减少。产量从1990 年的11.0万

吨,下降到2007年的5.3万吨,占茶叶总产量比重由20%下降到5%;四是名优茶迅猛发展。根据农业部门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国名 优茶产量达到43.5万吨,产值达200亿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15倍和30倍,占茶叶总产量比

重由5%提高到38%,占茶叶总产值比重由24%提高 到68%。

 

  4.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近十年来,通过推广无性系良种、优质化栽培等技术,提高了茶叶整体品质;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的建设,推动了无公害茶 叶生产的快速发展,提高了茶叶安全质量。据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抽检

结果,2007年有92%以上的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达到或超过《无公害食品茶叶》标准 要求;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发展势头良好。

 

  5.产业化进程加快。近年来,在市场机制作用和国家政策扶持下,政府部门及茶叶行业内部正在加紧整合科研、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的力量,逐步 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涌现了一批如“龙头企业+基地+农户”、

“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户”、“专业市场+经销户+农户”以及“科技型企业+基 地+农户”等新型茶叶生产经营组织,大大提高了产销组织化程度,促进了产销衔接,延长和完善了茶叶产业链,逐步提高了产业水平与竞争

力。

  ㈡主要问题

  1.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小、单产低。茶树良种化是茶叶生产优质高效的基础,无性系又是茶树良种化的基础。2007年我国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只有 858万亩,约占茶园总面积的35%左右,而肯尼亚等国家已高达90%以上。

由于无性系良种比例小,茶园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新技术推广应用程度不高,导 致茶叶单产低,每亩仅为60.5公斤,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2%,与先进的产茶国相比差距更大。

 

  2.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完善。由于我国茶叶品类的多样性、加工工艺的复杂性和生产的局域性,使得茶叶标准的制(修)定 难度较大。许多重要的茶类产品缺乏标准,无标准可依,不适应茶叶生

产发展的要求。同时,由于对现有标准的示范、推广力度不够,标准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生 产管理较粗放,加工操作不规范。另外,标准政出多门,体系不健全,部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统一性不够,导致企业无

所适从。由于我国茶叶行业改造 刚起步,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尚未确立,带来了茶叶质量安全隐患,一些茶叶产品由于不符合有关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引发贸易纠纷甚至退货时有发生。

 

  3.加工设施陈旧、劳动生产率低。我国大部分国营、集体茶场(厂)均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有些虽已转制,但仍有半数左右的茶场、茶厂厂 房简陋,设备陈旧,加工环境差,加工产品质量上不去,质量安全难以

得到有效保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5万家茶厂,年均产量仅为10吨,大大低于世界平 均水平。还有不少名优茶产区仍然是家庭作坊式生产,手工操作,批量少,产品规格质量不一致,生产效率低。

 

  4.组织化程度较低。目前,我国茶叶生产很大程度上仍沿袭传统分散的农户和小茶厂生产经营方式,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从生产环节来 讲,技术难以规范,产品质量不稳定,同一质量产品批量小,越来越不适

应大市场大流通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要求。从经营环节来讲,市场经营主体数量多、规模小, 大多处于“小买小卖”的阶段,市场竞争力弱。这种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阻碍了技术改造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难以步入规范化生产、品

牌经营的发展轨道,难以参与 国际竞争。特别是在茶叶产品出口方面,由于组织管理跟不上,内部低价竞争和外部抢夺资源的双重压力长期存在,即使占优势的绿茶出口到某些国家其价格只相当 于国际市场低档红茶的价格,严

重影响茶叶出口效益。

 

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㈠市场前景分析

  1.世界茶叶生产、贸易、消费持续增长。十几年来,世界茶叶生产发展很快,茶叶产量从1990年的252.3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379.5 万吨,增幅达50%;贸易量从1990年的113.4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154.9万吨,增幅达

37%。从出口大国的出口走势看,特别是近五年来,肯 尼亚、中国和斯里兰卡三国的出口仍在扩大,而印度由于本国内销压力使其市场份额相对下降。

 

  茶叶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天然饮料,消费量一直呈增长态势,全球茶叶的消费量一直以每年3~5%的增幅递增,专家预测“21世纪将是茶饮料的天下”。

 

  2.国际市场绿茶、特种茶需求强势增长,市场空间大。尽管世界茶叶贸易中,红茶占85%以上,由于绿茶对人体健康有益作用的宣传,刺激了国际市 场对绿茶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绿茶、特种茶出口量也随之增大。绿茶从

1990年的8.3万吨增至2007年22.4万吨;特种茶从2.3万吨增至3.5万 吨(其中乌龙茶2.2万吨)。从1998年起,我国绿茶出口已经年年超过红茶。2007年的出口产品中,绿茶占77.3%,特种茶为12.2%,红茶为 10.5%。近年

来,除传统销售市场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日本和马里等国的绿茶销量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外,在美国、德国、俄罗斯等欧美发达国家 也有很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3.内销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大。近年来,我国茶叶在外销出口逐年巩固和增加的同时,内销市场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目前,国内人均茶叶消费只有 460克/年,与世界人均年消费茶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与消费水平高的爱

尔兰、土耳其、科威特、英国、伊拉克等国人均年消费量在2000克以上的相比差距 更大。国内各地区之间差别也较大,如上海、广州等人均年消费茶叶已达到1000克左右,可见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很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

展,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茶叶保健功能的开发和茶文化的发展,茶叶消费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

 

  4.茶叶综合利用方兴未艾,茶叶消费领域不断扩大。据专家预测,今后十年内国内茶饮料市场将有一个较快的发展过程,年增长率将在10%以上,预 计到2010年茶饮料产量达到1100万吨,需要茶叶原料11万吨,比2005年

增长近3倍;同时,随着茶多酚等茶叶有效成份的广泛开发和利用,茶叶深加 工将进一步深化与发展,茶叶原料需求量也将同步增加。

 

  ㈡竞争力分析

  1.茶叶品类齐全,优势产品突出。我国生产的茶叶种类在世界上最齐全,有绿茶、黄茶、红茶、青茶(乌龙茶)、黑茶(紧压茶)和白茶六大类,其中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为我国独有。

 

  世界50多个茶叶生产国,90%以上只生产红茶,传统的绿茶生产只有中国和日本等。由于日本国内茶叶生产成本高和需求强劲,早已无力出口。近年 来,为争夺国际市场份额,一些传统红茶生产国,如印度、斯里兰卡、越

南等也改制一些绿茶,但由于品种、技术和自然环境生态条件的限制,其品质无法与我国绿 茶比拟。目前,中国绿茶的优势地位为世界各国所公认。

 

  此外,我国乌龙茶出口势头虽已减缓,但其受日本、东南亚各国,尤其是华侨的欢迎;而白茶等,虽销售量较低,但非我莫属。近来,云南的普洱茶炒声沸沸,有可能会成为茶叶市场上新葩。

 

  2.种质资源丰富,良种数量多。我国是茶树原产地,茶叶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目前已收集保存茶树种质资源3500多份,是当今世界上收集茶树种质资源最多的国家。

 

  我国茶树良种选育取得了很大进展,全国已审(认)定通过的国家级茶树良种97个,其中有性系品种17个,无性系良种80个。各产茶省还审(认)定了省级良种119个。茶树良种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3.生态环境优越,茶类区域优势明显。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特别是东南沿海茶区,长江下游和中上游茶区,西南茶区,气候条件良好,生态环境 优越,是生产各类名优茶的优质区域,也是生产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

最适区域。大多数区域劳动资源也相对较充实,茶叶生产成本较低,为参与国际竞争和茶叶可 持续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4.科技基础良好,技术水平先进。国际茶叶的竞争,除自然资源和品种外,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科技基础良好,建有全国性 茶叶研究所和13个省级茶叶研究机构,11个高等院校设有茶叶系,还成

立了全国性和省级茶叶学会,与基层技术人员一起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的科技创新队伍,在 茶树选育、茶树栽培、茶叶加工和深加工工艺技术研究等诸多方面居世界前列。

 

  5.种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茶源于中国,兴于亚洲,传播于世界。中国利用茶叶历史已达5000多年。今天,茶已成为全球推崇的绿色饮品。 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渗透于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

方面,正在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茶文化对茶叶整个产业链的影响,茶经 济与茶文化互动发展,已在提升我国茶叶产业的竞争力和促进世界茶叶消费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茶叶拥有其他许多国家难以取代的优势,但因种种原因,仍未实现将优势转化为强势,尤其是茶园战线过长,成本高、规模小,技术难以普及,世界 著名的茶叶企业和品牌尚未形成。近几年,在茶区政府和群众努力

下,茶叶生产经营组织正在整合,建设了许多茶叶示范园和标准化生产基地,茶叶经营上亿元的企 业也不断涌现。但是,总体进程不快,难以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目前,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国力日益增强,加大对茶业发展

的投入不仅是需要的,而且是有可能 的,必将加快推进将我国茶业优势转化为强势的进程。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㈠发展思路

  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强国际国内竞争力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资源优势为依托,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稳定面积,提高质量,调 整结构,大力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名

牌,努力加快产业化经营进程。充分发挥产品和区域优势,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着力推动产业 升级,带动和促进全国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㈡发展目标

  根据上述发展思路

  • 发布时间:2011-09-23 00:00
  • 访问量:
详情

一、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树最早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茶叶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全国有20个省、市、自治区生产茶叶, 涉茶人员约8000万人。茶叶产业已成为主产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和出口创汇的优势农业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和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㈠基本情况

  1.生产、贸易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业依靠政策、投入和科技进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7年全国茶园面积达2419.5万亩,茶 叶产量116.5万吨,与1990年相比,面积增长52%,产量增长1倍。2007年全国茶

叶出口28.9万吨,比1990年19.5万吨增加9.4万 吨,增长48%。目前,我国茶树种植面积约占世界茶园面积的50%,居世界第一;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产量的31%,2005年超过印度后,成为世界第一 大生产国;茶叶出口量

2007年跃居世界第二。

 

  2.生产区域相对集中。我国有20个省(区、市)栽培茶树,生产区域辽阔。2007年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 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15省(区、市)茶园面积2380.2万

亩,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98%;产量115.4万吨,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 99%;产值290多亿元,占全国茶叶总产值的98%以上,已成为我国茶叶生产的主要区域。

 

  3.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近十多年来,我国茶叶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有资源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发展迅速。一是绿茶生 产规模扩大。绿茶产量由1990年33.3万吨,增加到2007年87.4万吨,占

茶叶总产量比重由62%提高到75%;二是乌龙茶产量上升。乌龙茶产量 由1990年的3.3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3.0万吨,增加3倍以上,占茶叶总产量比重由6%提高到11%;三是红茶生产大幅减少。产量从1990 年的11.0万

吨,下降到2007年的5.3万吨,占茶叶总产量比重由20%下降到5%;四是名优茶迅猛发展。根据农业部门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国名 优茶产量达到43.5万吨,产值达200亿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15倍和30倍,占茶叶总产量比

重由5%提高到38%,占茶叶总产值比重由24%提高 到68%。

 

  4.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近十年来,通过推广无性系良种、优质化栽培等技术,提高了茶叶整体品质;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的建设,推动了无公害茶 叶生产的快速发展,提高了茶叶安全质量。据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抽检

结果,2007年有92%以上的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达到或超过《无公害食品茶叶》标准 要求;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发展势头良好。

 

  5.产业化进程加快。近年来,在市场机制作用和国家政策扶持下,政府部门及茶叶行业内部正在加紧整合科研、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的力量,逐步 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涌现了一批如“龙头企业+基地+农户”、

“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户”、“专业市场+经销户+农户”以及“科技型企业+基 地+农户”等新型茶叶生产经营组织,大大提高了产销组织化程度,促进了产销衔接,延长和完善了茶叶产业链,逐步提高了产业水平与竞争

力。

  ㈡主要问题

  1.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小、单产低。茶树良种化是茶叶生产优质高效的基础,无性系又是茶树良种化的基础。2007年我国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只有 858万亩,约占茶园总面积的35%左右,而肯尼亚等国家已高达90%以上。

由于无性系良种比例小,茶园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新技术推广应用程度不高,导 致茶叶单产低,每亩仅为60.5公斤,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2%,与先进的产茶国相比差距更大。

 

  2.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完善。由于我国茶叶品类的多样性、加工工艺的复杂性和生产的局域性,使得茶叶标准的制(修)定 难度较大。许多重要的茶类产品缺乏标准,无标准可依,不适应茶叶生

产发展的要求。同时,由于对现有标准的示范、推广力度不够,标准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生 产管理较粗放,加工操作不规范。另外,标准政出多门,体系不健全,部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统一性不够,导致企业无

所适从。由于我国茶叶行业改造 刚起步,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尚未确立,带来了茶叶质量安全隐患,一些茶叶产品由于不符合有关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引发贸易纠纷甚至退货时有发生。

 

  3.加工设施陈旧、劳动生产率低。我国大部分国营、集体茶场(厂)均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有些虽已转制,但仍有半数左右的茶场、茶厂厂 房简陋,设备陈旧,加工环境差,加工产品质量上不去,质量安全难以

得到有效保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5万家茶厂,年均产量仅为10吨,大大低于世界平 均水平。还有不少名优茶产区仍然是家庭作坊式生产,手工操作,批量少,产品规格质量不一致,生产效率低。

 

  4.组织化程度较低。目前,我国茶叶生产很大程度上仍沿袭传统分散的农户和小茶厂生产经营方式,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从生产环节来 讲,技术难以规范,产品质量不稳定,同一质量产品批量小,越来越不适

应大市场大流通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要求。从经营环节来讲,市场经营主体数量多、规模小, 大多处于“小买小卖”的阶段,市场竞争力弱。这种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阻碍了技术改造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难以步入规范化生产、品

牌经营的发展轨道,难以参与 国际竞争。特别是在茶叶产品出口方面,由于组织管理跟不上,内部低价竞争和外部抢夺资源的双重压力长期存在,即使占优势的绿茶出口到某些国家其价格只相当 于国际市场低档红茶的价格,严

重影响茶叶出口效益。

 

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㈠市场前景分析

  1.世界茶叶生产、贸易、消费持续增长。十几年来,世界茶叶生产发展很快,茶叶产量从1990年的252.3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379.5 万吨,增幅达50%;贸易量从1990年的113.4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154.9万吨,增幅达

37%。从出口大国的出口走势看,特别是近五年来,肯 尼亚、中国和斯里兰卡三国的出口仍在扩大,而印度由于本国内销压力使其市场份额相对下降。

 

  茶叶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天然饮料,消费量一直呈增长态势,全球茶叶的消费量一直以每年3~5%的增幅递增,专家预测“21世纪将是茶饮料的天下”。

 

  2.国际市场绿茶、特种茶需求强势增长,市场空间大。尽管世界茶叶贸易中,红茶占85%以上,由于绿茶对人体健康有益作用的宣传,刺激了国际市 场对绿茶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绿茶、特种茶出口量也随之增大。绿茶从

1990年的8.3万吨增至2007年22.4万吨;特种茶从2.3万吨增至3.5万 吨(其中乌龙茶2.2万吨)。从1998年起,我国绿茶出口已经年年超过红茶。2007年的出口产品中,绿茶占77.3%,特种茶为12.2%,红茶为 10.5%。近年

来,除传统销售市场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日本和马里等国的绿茶销量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外,在美国、德国、俄罗斯等欧美发达国家 也有很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3.内销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大。近年来,我国茶叶在外销出口逐年巩固和增加的同时,内销市场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目前,国内人均茶叶消费只有 460克/年,与世界人均年消费茶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与消费水平高的爱

尔兰、土耳其、科威特、英国、伊拉克等国人均年消费量在2000克以上的相比差距 更大。国内各地区之间差别也较大,如上海、广州等人均年消费茶叶已达到1000克左右,可见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很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

展,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茶叶保健功能的开发和茶文化的发展,茶叶消费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

 

  4.茶叶综合利用方兴未艾,茶叶消费领域不断扩大。据专家预测,今后十年内国内茶饮料市场将有一个较快的发展过程,年增长率将在10%以上,预 计到2010年茶饮料产量达到1100万吨,需要茶叶原料11万吨,比2005年

增长近3倍;同时,随着茶多酚等茶叶有效成份的广泛开发和利用,茶叶深加 工将进一步深化与发展,茶叶原料需求量也将同步增加。

 

  ㈡竞争力分析

  1.茶叶品类齐全,优势产品突出。我国生产的茶叶种类在世界上最齐全,有绿茶、黄茶、红茶、青茶(乌龙茶)、黑茶(紧压茶)和白茶六大类,其中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为我国独有。

 

  世界50多个茶叶生产国,90%以上只生产红茶,传统的绿茶生产只有中国和日本等。由于日本国内茶叶生产成本高和需求强劲,早已无力出口。近年 来,为争夺国际市场份额,一些传统红茶生产国,如印度、斯里兰卡、越

南等也改制一些绿茶,但由于品种、技术和自然环境生态条件的限制,其品质无法与我国绿 茶比拟。目前,中国绿茶的优势地位为世界各国所公认。

 

  此外,我国乌龙茶出口势头虽已减缓,但其受日本、东南亚各国,尤其是华侨的欢迎;而白茶等,虽销售量较低,但非我莫属。近来,云南的普洱茶炒声沸沸,有可能会成为茶叶市场上新葩。

 

  2.种质资源丰富,良种数量多。我国是茶树原产地,茶叶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目前已收集保存茶树种质资源3500多份,是当今世界上收集茶树种质资源最多的国家。

 

  我国茶树良种选育取得了很大进展,全国已审(认)定通过的国家级茶树良种97个,其中有性系品种17个,无性系良种80个。各产茶省还审(认)定了省级良种119个。茶树良种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3.生态环境优越,茶类区域优势明显。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特别是东南沿海茶区,长江下游和中上游茶区,西南茶区,气候条件良好,生态环境 优越,是生产各类名优茶的优质区域,也是生产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

最适区域。大多数区域劳动资源也相对较充实,茶叶生产成本较低,为参与国际竞争和茶叶可 持续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4.科技基础良好,技术水平先进。国际茶叶的竞争,除自然资源和品种外,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科技基础良好,建有全国性 茶叶研究所和13个省级茶叶研究机构,11个高等院校设有茶叶系,还成

立了全国性和省级茶叶学会,与基层技术人员一起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的科技创新队伍,在 茶树选育、茶树栽培、茶叶加工和深加工工艺技术研究等诸多方面居世界前列。

 

  5.种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茶源于中国,兴于亚洲,传播于世界。中国利用茶叶历史已达5000多年。今天,茶已成为全球推崇的绿色饮品。 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渗透于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

方面,正在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茶文化对茶叶整个产业链的影响,茶经 济与茶文化互动发展,已在提升我国茶叶产业的竞争力和促进世界茶叶消费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茶叶拥有其他许多国家难以取代的优势,但因种种原因,仍未实现将优势转化为强势,尤其是茶园战线过长,成本高、规模小,技术难以普及,世界 著名的茶叶企业和品牌尚未形成。近几年,在茶区政府和群众努力

下,茶叶生产经营组织正在整合,建设了许多茶叶示范园和标准化生产基地,茶叶经营上亿元的企 业也不断涌现。但是,总体进程不快,难以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目前,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国力日益增强,加大对茶业发展

的投入不仅是需要的,而且是有可能 的,必将加快推进将我国茶业优势转化为强势的进程。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㈠发展思路

  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强国际国内竞争力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资源优势为依托,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稳定面积,提高质量,调 整结构,大力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名

牌,努力加快产业化经营进程。充分发挥产品和区域优势,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着力推动产业 升级,带动和促进全国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㈡发展目标

  根据上述发展思路,从全国20个省(区、市)1000余个产茶县中,按规划准入茶叶重点区域的标准,重点选择有优势、有特色、有规模、产值大的 15个省(区、市)118个县,按其茶类和自然条件,划分为四大茶叶重点区

域。通过规划的实施,四大茶叶优势区将进一步形成具有产品特色明显,技术含量 高,生产、管理水平一流,国内外竞争力强的茶叶重点区域,从而达到以重点区域促进全国茶业发展,提高我国茶业总体水平。

 

  2005年,四大茶叶重点区域的茶园总面积为1092.4万亩,占全国茶园总面积54%;采摘面积为844.6万亩,占全国茶园采摘面积 54%;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409.4万亩,良种覆盖率达37.5%;茶叶产量为53.7万吨,占全国

茶叶产量的57%;茶叶产值为146亿元,占全国 茶叶产值的67%。其中名优茶产量21.5万吨,产值104亿元,分别占全国名优茶的76%和72%。

 

  2015年,四大重点区域茶园总面积达150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870万亩,良种覆盖率达58%;总产量达102万吨,比 2005年增加90%,其中名优茶产量达52万吨;总产值达400亿元,比2005年增加2.7倍,其

中名优茶产值320亿元。重点区域茶园及无性系良种 茶园总面积分别约占全国的60%和78%,总产量和名优茶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73%和82%,总产值和名优茶产值分别约占全国的80%和84%。


四、重点区域布局

  ㈠重点区域布局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充分考虑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的基础上,适应市场对茶叶产品安全化、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前景广阔、有特色的茶叶产品。

 

  比较优势原则。综合考虑各区域在资源禀赋、生产规模、市场区位、环境质量、资金、技术、人才以及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优势,突出重点,相对集中,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把潜在的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实现速度与结构、后劲相统一,形成区域性、规模化生产基地,延伸产业链,构建优势产业绿色群体,有利于将茶叶产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和持续发展。

 

  ㈡重点区域布局

  根据茶叶重点区域布局原则和准入标准,从全国20个产茶省市的1000多个产茶县中,择优划分为四大重点区域: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重点区域;东 南沿海优质乌龙茶重点区域;长江上中游特色及出口绿茶重点区域;西南红

茶及特种茶重点区域。四大区域合计118个县(市、区)。

 

  1.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重点区域

  基本情况:该区域包括浙江的东部、西部和南部茶区,福建的闽东茶区,江苏的苏南茶区,安徽的皖南、皖西茶区,江西的赣北茶区,湖北的鄂东南茶区 和河南豫南茶区。该区域共48个县(市、区),2005年茶园面积

443.8万亩,采摘茶园面积386.6万亩,无性系良种率30.9%,产量21.0万 吨,产值67.8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9.3万吨,产值50.2亿元。该区沿海茶区经济较为发达,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60元,而内陆茶区经济欠发达,农 民人

均纯收入仅2060元。人才资源较充沛,沿海茶区劳动力紧张,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该茶区茶树种植以灌木型为主,少数为小乔木型。历史上主产绿茶,特别 以名茶闻名国内外,如西湖龙井、开化龙顶、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

瓜片、庐山云雾以及信阳毛尖等。

 

  区域分布:浙江的开化、余杭、安吉、西湖区、淳安、临安、桐庐、新昌、诸暨、嵊州、武义、绍兴、宁海、松阳、遂昌、泰顺、永嘉,闽东的福安、福 鼎、寿宁、霞浦、蕉城、周宁,江苏的宜兴、溧阳、金坛、句容、吴

中,安徽的歙县、休宁、石台、祁门、黄山区、东至、宁国、金寨、霍山、岳西,江西的婺源、 浮梁、庐山、遂川,河南的浉河区、光山、罗山、商城、新县以及湖北的英山等县(市、区)。

 

  发展目标:2015年,该区域的茶园面积达到59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为308万亩,良种覆盖率达52%;产量达26万吨,产值15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18.5万吨,产值为130亿元。

 

  主攻方向:以发展高品位名优绿茶为主,进一步发展深加工,建设外向型出口绿茶拼配厂,继续发展出口和转口绿茶。

 

  2.东南沿海优质乌龙茶重点区域

  基本情况:该区域是我国乌龙茶传统产区,包括闽南乌龙、闽北乌龙和粤东乌龙茶区,共14个县(市、区),2005年茶园面积99.5万亩,采摘 面积81.6万亩,无性系良种率为93.6%,产量8.6万吨,产值24.6亿元。其中名

优茶产量3.3万吨,产值19.2亿元。该区总体经济水平较发 达,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94元,茶树种质资源丰富,茶叶花色名称常以茶树品种命名,劳力较紧张、生产成本高,但均价亦高。该茶区茶树种植以小乔木型为 主,少数

为灌木型。大红袍、水仙、铁观音、凤凰单枞均为著名乌龙茶。

 

  区域分布:闽南的安溪、永春、华安、平和、诏安、南靖、大田,闽北的武夷山、建瓯、建阳和广东的潮安、饶平、大埔、揭西等县(市、区)。

 

  发展目标:2015年,该区域茶园面积达到130万亩,无性系良种率达96%;产量12万吨,产值55亿元。

 

  主攻方向:发展优质高效乌龙茶,进一步改进加工工艺,提高乌龙茶香气;发展乌龙茶的深加工,建设中国最大的乌龙茶出口基地。

 

  3.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

  基本情况:该区域包括川西绿茶区,川南优质早茶区,川东北特色茶区,黔中茶区,重庆茶区,陕南茶区,湖北的武陵山、三峡及西北部茶区,湘东北、 湘西南茶区。共38个县(市、区),2005年茶园总面积350.2万亩,

采摘面积240.4万亩,无性系良种率31.6%,茶叶总产量15.6万吨,茶 叶产值31.8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3.8万吨,产值18.5亿元。该区域总体经济欠发达,农民人均纯收入2223元,人力资源较丰富,生产成本相对较 低。茶树种

植以灌木型为多,部分为小乔木型。历史上以生产绿茶和边茶为主,鄂西、川东北和陕南的富硒茶是该区的特色茶。该区的名茶有竹叶青、蒙顶甘露、君 山银针、采花毛尖、湄江翠片等。

 

  区域分布:四川的峨眉山、名山、洪雅、蒲江、雨城、夹江、高县、屏山、北川、青川、万源,贵州的湄潭、凤冈、都匀、西秀,重庆的南川、永川、荣 昌,陕西的紫阳、平利、西乡,湖北的鹤峰、五峰、恩施、宣恩、宜

都、夷陵、竹溪、竹山、保康、谷城和湖南的长沙、临湘、湘阴、平江、石门、桃源、安化等县 (市、区)。

 

  发展目标:2015年,该区域茶园面积达到510万亩,无性系良种率达50%;产量48万吨,产值11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14万吨,产值80亿元。

 

  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出口绿茶,建立出口绿茶基地和培育出口龙头企业,扩大自营出口。积极发展名优绿茶,提高良种比例,提高特色绿茶品质和知名度。同时,要努力进行深加工研究和开发,加速低档茶和副茶的利用。稳

定边茶加工,不断提高边茶质量。

 

  4.西南红茶和特种茶重点区域

  基本情况:该区域主要由云南的滇西、滇南茶区以及广西的桂西南茶区组成,共有18个县(市、区)。2005年茶园总面积196.7万亩,采摘茶 园面积为136万亩,产量8.6万吨,产值22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5.0万吨,产值

15.8亿元,无性系良种率34.5%。该区经济欠发达,农民人均纯 收入1896元,茶树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尚充足。茶树种植以乔木型为主,部分为小乔木型。历史上主产红茶和特种茶,有名的茶叶有滇红、普洱茶。

 

  区域分布:云南滇西茶区的凤庆、云县、永德、耿马、昌宁、腾冲、潞西、南涧、澜沧,滇南茶区的翠云、江城、勐海、景洪和广西桂西南茶区的百色、崇左、昭平、三江、灵山等县(市、区)。

 

  发展目标:2015年,该区域茶园面积达到270万亩,无性系良种率达67%;产量16万吨,产值7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13万吨,产值65亿元。

 

  主攻方向:云南、广西积极改善茶树品种质量,提高红茶品质,追踪国际高品质红茶动向,争取扩大出口;积极发展地方特色茶,拓宽深加工路子,充分利用茶资源。

 

 

五、建设项目

  根据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综合考虑四个重点区域的现有基础、资源条件和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重点加强茶叶科技支撑体系、茶树良种繁育体系、茶叶生产基地、茶叶产业化示范区、茶叶加工设施改造工程、茶叶质

量监控与预警体系、茶叶市场体系等建设。

 

  ㈠茶叶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1.茶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提高我国茶业科技创新水平,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创建国家茶叶科技创新中心,重点从事茶叶优质、高效、 安全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发展产业化提供技术储备。在重

点区域内依托省级茶叶科研院所或学校,组建4个茶叶重点区域实验站,主要承担新技术、新 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

 

  2.茶叶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或新建118个茶叶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增强技术推广服务功能,为企业和茶农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技术培训等社会化服务。

 

  ㈡茶树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建立茶树良种区域试验体系,改扩建10个良种区试基地,完善区试设施。在完成和改善在建的2个改良中心的基础上,重点区域内再建3个分中心,进 行新品种(系)的选育,提高我国茶树育种水平。在扩建和完善省部合建

的12个茶树良种基地基础上,新建3个国家级良种生产基地,扩建良种繁育基地2.0万 亩。有重点地支持省级良种扩繁基地、原种圃建设,有选择地完善市、县两级良种繁育基地,完善我国茶树良种繁育体系,满足茶树良种化用

种需求。

 

  ㈢茶叶生产基地建设

  在重点区域内引导地方改造300万亩,新建100万亩高标准茶叶生产基地,引种无性系良种,改造老茶园,配套路、沟、渠、蓄水池、喷灌、防护林等设施,配套茶园耕作机械、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设施。

 

  ㈣茶叶产业化示范区建设

  建立50个万亩以上茶叶产业化示范区。制定并实施无公害茶叶产、加、销技术规范体系,健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标准化茶叶初制加工厂,完善制茶加工设备,配置冷藏保鲜设施,组织开展标准化加工技术培训,建立茶

叶加工质量保证体系。

 

  ㈤茶叶加工设施改造工程建设

  按照产业清洁化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加快加工(含深加工)企业改造,建设500家清洁加工示范厂,引导、推动企业引进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全面提高茶叶清洁化加工水平。

 

  ㈥茶叶质量监控与预警体系建设

  依托现有的茶叶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建立1个国家级茶叶质量监控中心,3个区域分中心,建立和完善10个省(市)级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建立10个茶树病虫害防治预测预报站,从而形成茶叶安全有效防治和预警体系。

 

  ㈦茶叶市场体系建设

  1.新建或扩建40个具有集散功能的县市中心产地批发市场,配套完善市场质量监测、信息收集发布设施。

  2.建立全国性茶叶信息平台,建设15个省级信息网络,联结地、县、乡、村四级信息终端1000个,完善全国茶叶市场信息网络体系。


   六、措施与政策

  ㈠强化科技支撑,提高产业整体素质

  加大我国茶业科技创新投入,增强科技对产业的支撑能力,已成为新形势下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必要措施。一是要重点建设国家级茶叶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 性科技研发中心,引导和建立科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机制,加强科

研、教育部门合作,加大茶树种质资源利用、重金属含量控制、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绿茶连续 化加工、茶叶现代化生产管理模式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力度;完善茶树品种审认定制度,加快新品种选育,增强科技支撑后劲。

二是要加强农、科、教三方合作,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同时,强化与区域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创新技术推广机制,探索与产业化发展相配套的区域 性专业技术推广部门与科技

示范场、专业合作组织相结合的技术推广模式。要以培育专业户为重点,组织实施茶农培训工程,着力提高茶农科技素质和先进实用技术 到位率。以科技为动力,全面提高我国茶业生产、加工、保鲜、综合开发及信息服务等整

体素质。

 

  ㈡培育龙头企业,拓展国内外二个市场

  加大茶叶龙头企业扶持已成为推动我国茶叶产业化进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一是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依靠国家与地方扶强扶优的倾斜政策, 着力优先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带动力的加工型和外向型茶

叶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在深化和完善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基础上,支持和鼓 励东、西部企业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异地建立一批与茶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专用原料生产基地和加工、出口基地,扩大产业

覆盖面和带动力。要以全面推进标 准化进程为依托,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二是要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优胜劣汰,培育一批区域性茶叶著名品牌,通过重组优化,强化区域性品牌优势,实施品牌原产地 域保护制度,推动优势产区

品牌产业的大联合。三是要积极利用国内外展览、展销的平台,扩大品牌影响,探索和建立市场开拓有效模式,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不 仅要借助倡导茶为国饮的有利时机促进茶叶内需,更要抓住国际茶叶贸易红消绿长的机

遇,大力开拓国际绿茶市场,积极引导优势产区实行大联合、培育大优势、打 造大品牌、建立大市场。

 

  ㈢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

  加大对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扶持与培育力度,积极稳妥地引导和发展对在区域范围内,特别是跨地区并具有较大影响的协会、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产销 联合体。要在培育龙头企业、加快茶厂环境与设备改造优化布局的同

时,加快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指导与加强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规范化运作,制度化管理。充分发挥 其在重点区域大生产中实施标准化生产与管理,确保产品安全卫生,连接市场、企业和农户的桥梁作用,培育联合优势,扩大生产

规模,完善服务功能,推动集约经 营,确立产业地位,提高整体效益,促进形成“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农户”的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新机制,促使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从分散的小 农经济向法人农户经济转变,

提高茶产业整体竞争力。

 

  ㈣加快标准化进程,全面提高产品质量

  要以提高质量为目标,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一是要广泛宣传,强化标准意识,把标准化生产变化为生产者、经营者的自觉行动。二是要加快质量标准体 系建设,加强标准制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根据无公害生产和国际贸

易需要,统一组织制定、修改各类茶产品的各种标准,形成与全球市场接轨的全套标准体系;严 格依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配套标准,形成国家、地方、企业不同层次的完善的标准体系;生产企业要建立、

健全自身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原 料、产品、销售等环节的质量检验工作,对原料、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三是要加快质量监测体系建 设,加强过程控制和质量监督,

做到有标可依,有标必依,违标必究。对不符合卫生条件的茶叶加工企业,应限期整改。四是要加强对企业和农民的示范、培训,逐 步推广、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五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农业部门、专业协会的质量监督和指导作

用,促进生产经营者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茶叶产品质量的全面提高。

 

  ㈤弘扬茶文化,营造产业发展氛围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的故乡,民间留下不少珍贵的茶文物;我国又是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了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近年来,随着旅游、观 光、休闲业的发展,一批批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旅游茶园、观光茶园和

休闲茶园以及各种档次的茶楼茶馆应运而生。因此,应充分开发、利用茶文化资源,开展富有 特色的茶文化活动,促进茶消费,促进茶业经济发展。一是要研究、挖掘、弘扬我国茶历史、茶文化。二是要突出特色,提高质量,

讲求实效,推动茶相关产业的发 展。三是要充分运用载体,办好展示、展销、品茶等活动。四是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茶文化、茶消费活动。

 

  ㈥加大扶持力度,保障茶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茶产业的发展已成为茶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是茶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除中央政府加强投入外, 各级财政的引导性投入至关重要。为此,茶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茶

业发展,要把茶业纳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就业的整体战略进行规划部 署,列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生态建设的范畴来抓,及时研究解决茶业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在投入

方面,一是各级政府要给予重点 倾斜,扶持一批重点项目、重点基地和重点龙头企业;二是要把农业、林业、扶贫、以工代赈等方面可用于茶业发展的资金打捆使用,发挥整体效益;三是要加大招 商引资力度,并大力吸引民间

资金投入茶产业;四是要积极争取金融方面的支持,加大信贷扶持力度;五是要鼓励、引导茶叶加工、经营企业和茶农努力增加投入。

关键词:

云南茶界盛会!陈升号参展昆明茶博会圆满收官

云南茶界盛会!陈升号参展昆明茶博会圆满收官

4月19日-22日,为期4天的“第十六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即昆明茶博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办,陈升号与茶友们相约美丽的滇池湖畔,共享大树茶的味道!   点击播放观看精彩视频集锦↑↑↑ :https://mp.weixin.qq.com/s/Wqz77Vv8exZ8xDMFP7WzTw   昆明茶博会作为云南茶界盛会,展商林立,茶友云集。   欢聚春城 陈升号展位人气爆棚 云南是世界公认的茶叶发源地,有“世界茶源”之美誉,“春城”昆明作为云南省省会城市,昆明茶博会是当地影响力最大的茶叶类展会。   陈升号创立于“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勐海,凭借当地优质且丰富的大树茶资源,昂首阔步开拓市场,用十七年时间成长为中国高端普洱茶领军品牌。   昆明茶博会期间,陈升号展位人气爆棚,大家纷纷慕名而来品尝大树茶的味道。   展会期间,云南省委农办主任,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李琰;云南省政府老领导、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 陈勋儒;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王白娟;云南省农业现代化重点产业(茶叶)专家组组长,原云南农 业大学茶学院院长、教授 吕才有;云南省农业现代化重点产业(茶叶)专家组成员,原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院长、教授 邵宛芳;福建省政府老领导,政协第十二届福建省委员会副主席,海峡两岸茶叶交流协会会长  林钟乐;西双版纳州人民 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 罗红星;以及勐海县、布朗山乡等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领导带团队莅临陈升号展位品茗指导。     陈升号2024新品 吸引众多茶友到展位品鉴 今年开春以来,陈升号先后面市了“润野(熟茶)”、“那卡(生茶)”、“璞韵(熟茶)”三款新品,其中“润野”和“璞韵”是陈升号为数不多的大树茶熟茶产品,前者以存放5年以上老料发酵精制而成,后者以存放10年的老料发酵精制而成。 “那卡”则是陈升号传统经典产品之一,自2013年首次面市至今,已经延续12年出品,是香高型普洱茶杰出的代表。那卡茶曾是傣王贡茶又受古缅甸国王喜爱颇具贵气,有“小班章”之美誉。     展会期间,以上新品吸引众多茶友前来品鉴选购。     产品定制 选陈升号有品质有面子 为满足市场多元化与个性化需求,我们从去年开始加大力度开拓产品定制渠道,个人、组织均可与陈升号联名定制高品质大树茶产品。茶博会上,陈升号向广大茶友展示了部分已经完成的定制茶。     陈升号植根于普洱茶核心产区之一——勐海,拥有老班章、南糯山、那卡、易武四大基地合作古茶园上万亩,以及长期合作的名山古寨数十个。工艺由制茶五十余年的匠人带领弟子亲自把控,“好原料+好工艺=好产品”,另外还有专业团队带来的好服务。   作为中国高端普洱茶领军品牌,陈升号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龙头企业、云南省10大名茶等殊荣。喝陈升普洱,有品质、有品味、有面子。   据悉,此次昆明茶博会主题为“绿色云茶·天下普洱”,设置国际标准展位1600个,有1200多家茶企参展,展品涵盖普洱茶、红茶、绿茶及其他茶类,紫砂、陶瓷、茶包装、茶机械、新式茶饮等全产业链产品,并围绕云南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策划开展了品鉴会、研讨会、赛事、推介会等一系列精彩茶事活动。   昆明茶博会是陈升号2024年茶博会之行的第一站,春光灿烂扬帆启航,自此陈升号将携佳茗再赴神州茶路,分享好茶,传播茶文化。感谢各界领导对陈升号的关心支持、云南经销商家人的助力,以及茶友们如火的热情!   部分图片源自“华巨臣茶博会”  
2024-04-24
深山璞玉·时光陈韵|陈升号2024年“璞韵”老熟茶面市

深山璞玉·时光陈韵|陈升号2024年“璞韵”老熟茶面市

深山璞玉·时光陈韵|陈升号2024年“璞韵”老熟茶面市
2024-04-19
昆明茶博会预告

昆明茶博会预告

第十六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 【展会地点】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7号馆 【展会时间】2024年4月19日—22日 【陈升号展位】T7008   不管走到哪,陈升号都想请您喝杯茶!
2024-04-18
香飘九霄·甘醴非凡|陈升号2024年“那卡”产品面市

香飘九霄·甘醴非凡|陈升号2024年“那卡”产品面市

香飘九霄·甘醴非凡|陈升号2024年“那卡”产品面市
2024-04-13
上一页
1
2
...
347

版权归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所有
邮箱:
www@cspuer.com
热线:400-107-2007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工业园区
滇ICP备2020007405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昆明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