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升学堂|第十八期:茶具的鉴赏之重庆荣昌陶
- 分类:陈升学堂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5-22 00:00
- 访问量:
宜兴紫砂陶、重庆荣昌陶、钦州坭兴陶和云南建水陶,并称中国的四大名陶,上期陈升学堂为大家介绍了宜兴紫砂陶及其鉴赏。
http://www.cspuer.com/article/industry/644
本期陈升学堂为大家介绍同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重庆荣昌陶。
重庆荣昌陶按照产品胎质的精细程度,可以分为粗陶、细陶两大类别。工艺陶产品叩之发声清脆悦耳,体型秀丽精巧,釉质光润,装饰朴素大方,既实用、又美观。
相比国内其它陶瓷产区,荣昌县境内陶土资源尤为丰富。据报道,仅沿着安富街道鸦屿山脉一线,就有一条长约20余公里、宽2.5~4.5公里的优质陶土矿带,总储量约为1.1亿吨,而且埋藏浅、地层稳定,极易开采。
由这种优质、独特的紫砂类红、白陶土炼制而成的荣昌陶,胎薄,质坚,类瓷,素有“泥精”之美誉,具有“红如枣,薄如纸,声如磬,亮如镜”的特点。
红如枣:指陶器上釉烧制后,呈现出来的红色光泽,温润如玉。
薄如纸:优质陶泥在陶艺大师灵巧的双手下,拉出犹如纸一样薄的手拉坯并且能成形。
亮如镜:指陶器釉面光润,晶莹剔透,像镜子一般。
声如罄:若将荣昌陶器用拇指和中指轻轻一弹,就会听到“咚”的脆响,有如乐器奏出的优美乐音。
早期,荣昌主要生产缸、盆、钵、罐等粗陶产品,造型朴实自然,有粗犷、野性之美。从嘉庆时开始逐步发展到清咸丰时的“泥精”,属细陶类,釉质莹润,再逐步发展到光绪时的刻花、色釉及民国时的釉下彩。
在器型方面,荣昌陶的始祖器物中也有着北方陶器的形体,造型上以“柳、卵、直、胀”为特色,与北方陶瓷粗、大、厚、重的风格迥然不同。
在荣昌县坊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金竹山,瓦子滩,十里河床陶片片,窑火烧亮半边天,窑公吆喝悍声远;安富场,五里长,瓷窑里,烧酒坊,泥精壶壶排成行,烧酒滴滴巷子香……”这首民谣中描绘的盛景距今已有几百年,但每每读来总能体会其中盛况,恍如昨日,历历在目。
本期内容就讲到这里,更多精彩敬请期待下期陈升学堂!
文/根据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图/源于网络



以为捡漏?实则被骗!还无处维权|购买陈升号,请认准官方渠道

版权归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所有
邮箱:www@cspuer.com
热线:400-107-2007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工业园区
滇ICP备2020007405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