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O
A
D
I
N
G

这是描述信息
/
/
/
【南方人物周刊】为毛主席制茶

【南方人物周刊】为毛主席制茶

  • 发布时间:2014-06-01 00:00
  • 访问量:

【南方人物周刊】为毛主席制茶

【概要描述】


陈升河(右)向李讷介绍茶叶

 

    “这是骗人的吧。” 

      当北京的茶叶经销商蔡锦儿告诉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陈少燕有人委托他们为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做一款纪念茶时,她如此反应。 

      她甚至劝告蔡锦儿,“做点小生意就好了,别打毛主席的主意。” 

      后来,陈少燕与“李讷奶奶”见了面,此事才最终被确定下来。 

      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升河说,“毛主席的思想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就把这个茶做起来的。” 

 

 

“别打毛主席的主意” 

 

      2013年,6月的北京已酷热。蔡锦儿在自己的茶叶店里饮茶,一对夫妇走了进来。蔡锦儿起身迎接,热情地为她们介绍各种茶叶。 

      这对夫妇听着介绍,饮着茶,频频点头,偶尔插话。就这样,他们在蔡锦儿的店里坐了约莫半天。 

      临走前,这对夫妇向蔡锦儿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女的叫阎文戎,是毛泽东之女李讷的朋友,他们此次是受李讷委托,找一家品质好的茶厂,为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做一款纪念茶。 

      阎文戎告诉蔡锦儿,在走进他的店时,她和丈夫已经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逛了很多茶叶店。最终让阎文戎决定走进这家茶叶店的是一款摆在展示台的茶——毛铁饼。“看到毛字就感觉很亲切。” 

      这款茶的生产起源于一个韩国经销商。大约4年前,一位非常崇拜毛泽东的韩国经销商在跟陈升河聊天时,提到希望陈升茶厂能做一款“用毛泽东思想,用铁的品质”为主题的铁饼茶。当时,陈升河以“很难找到原料”为由拒绝了。 

      2012年,韩国经销商和一位广东朋友坐在陈升河的办公室里,旧事重提。陈升河最终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他决定做一款“让老百姓喝得起的茶,便宜又有品质的保证”。这样的理念有点类似于毛泽东在1939年提出的“为人民服务”。 

      也是这一点最终打动了李讷。“跟毛主席一样,对群众有感情。”日后,李讷见到陈升河时,这样跟他说。 

      铁饼茶早期是以一种应急品出现的,虽然茶的价格很便宜,但品质却很难得到保证。陈升河决定颠覆这一传统。因此,为了体现茶的品质,他们在铁饼前加了个“毛”字,以示“‘用毛泽东思想,服务老百姓’的决心”。毛铁饼熟茶推出之时,陈升茶厂把价格定在了460元一饼。市场上,一般的铁饼茶价格在100元左右。 

      最后,阎文戎问蔡锦儿,愿不愿意接受李讷的委托做一款纪念茶。蔡锦儿不相信,心里想,“怎么有这么好的事情。”嘴里却回道,“这个得回去跟大老板商量。”转身,蔡锦儿觉得这是“骗人的”,根本没当回事。 

      3天后,阎文戎又来了。进门就指定要泡毛铁饼喝,并让蔡锦儿介绍陈升茶厂的故事。蔡锦儿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告诉她,“陈升茶厂的领导过几天要来北京,到时候你们直接见面接洽。” 

      陈少燕到北京后,蔡锦儿也没敢说,“怕唐突。”只到陈少燕临离开前,才试探性地把阎文戎的话告诉她。 

      陈少燕心里也没底,只是劝蔡锦儿“做点小生意就好了,别打毛主席的主意”。但她希望,不管接不接这笔生意,还是跟阎文戎夫妇见一面,“吃个饭,聊聊天,生意不成还是朋友。” 

      饭桌上,阎文戎说,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时,用茶做一批纪念品,是她给李讷提的建议,李讷同意后,便委托她来负责联系厂家。她还向陈少燕出示了李讷的委托书。 

      “知道你们怕,认为我们是骗子,这样,你们再呆一天,明天约个时间,去跟李讷见一面。”见陈少燕实在提不起兴趣,阎文戎干脆把她心里的猜疑捅破了。 

      “见一下好,见一下,事情就能确定。” 

      第二天,陈少燕见到了李讷。 

 

 

“去哪里找这么有心的人” 

      陈少燕回到勐海后,跟陈升河说了在北京和李讷见面的情况。陈升河当时觉得,“茶可以做,这是儿女的一份孝心,但不能拿去买卖。” 

      陈升河决定做这批茶的很大一个原因是他自己对毛泽东的感情。“从小就听着毛主席的故事长大的,非常地崇拜,对于一个国家的领袖,我们也应该尽一份力,表示对毛主席的敬仰。”陈升河说,1976年,毛泽东在北京逝世,时年20岁出头的陈升河流下了眼泪,和他的父辈们一样,他觉得“没有了毛主席,这个国家就完了”。 

      “他们那边我了解了,现在也需要他们了解我们。”陈升河让陈少燕跟阎文戎联系,“约个时间,邀请她们来厂里参观考察。” 

      半个月后,阎文戎夫妇到了陈升茶厂。8个人一边喝茶,一边讨论如何生产这批茶。他们在说到用什么茶时发生了分岐。 

      陈升河认为应该做出陈升茶厂的品质,以生茶生产。但阎文戎夫妇觉得,李讷只喜欢喝熟茶,应该考虑她的感受。生茶与熟茶是普洱茶的分类,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毛青韵味浓峻、锐烈而欠章理。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 

      最后,他们形成统一意见:一生一熟两饼茶为一套,每饼茶各600克,加起来1200克。“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年,我们的茶叶就做了1200克,1200克纪念120周年。”陈升河说,还决定只做1200套。 

      阎文戎向陈升河提议,1200套纪念茶,一部分算陈升茶厂赠送,一部分他们按成本价购买,然后留下一部分由陈升茶厂拿到市场上销售。 

      陈升河拒绝了,“我们也不指望用这个茶赚钱,肯定不走市场销售。”经销商蔡锦儿对大老板的这个想法很是想不通,他觉得这个茶如果放到市场上,一定会很火爆。 

      但陈升河坚持了自己的意见,并提出免费把这批茶送给李讷,条件只有一个,1200套纪念茶双方各一半。陈少燕说,制作这批茶,陈升茶厂花了两百多万。“光外包装盒就花了几十万。” 

      陈升河事后想想不对,又加了一个条件,“要李讷给我们直接的委托书。” 

      陈升河的助理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对,“光这对夫妇知道不行,得让李讷夫妇知道才行,不能把产品拿回去了,他们还不知道我们茶厂在哪。” 

      阎文戎回京前,陈少燕希望她向李讷转达陈升茶厂的邀请,“来茶厂实地考察一下,帮忙把关品质。” 

      没多久,李讷和丈夫王景清坐上了北京飞昆明的航班。谁知李讷刚到昆明,就接电话,“说家中有急事,又回去了。”考察茶厂一事,就交给了王景清。 

      王景清在陈升茶厂走完一圈后,对陈升河说,“将来交给你们做的这款茶,品质我们非常放心,不会有问题。”并给陈升茶厂题了4幅字。 

      事后,陈升茶厂把其中一幅裱在了公司进门靠左侧的墙上。上书:办厂有方茶更精,为民服务人品高。在题完这幅字后,王景清说,“我用两句话,总结了一个厂,一个人。”茶厂是陈升茶厂,人是毛泽东。 

      王景清走后,陈升河心里还是没底,“毕竟她(李讷)才是毛泽东的女儿,做决定的只有她。” 

      尽管如此,陈升河还是开始着手纪念茶外包装盒的设计。 

      在外包装盒的正面,陈升河用了毛泽东头像。他觉得,毛泽东是伟人,头像应该用黄色烫金。 

      打开外包装盒,里面是一首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1936年2月,毛泽东在山西省石楼县写下这首词。1945年10月,毛泽东远赴重庆谈判,将词作抄录给诗人柳亚子,随后刊登在重庆各大报纸,广为流传。 

      陈升河带着完成不久的包装盒设计初稿去北京见了李讷。陈少燕说,李讷见后,笑了,说“去哪里找你们这么有心的人”。 

      李讷没有对外包装盒设计作任何改动,只希望把“纪念敬爱的父亲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这句话放在黄色烫金头像下面,并附上她和王景清的亲笔签名。 

      后来,陈升河怕纪念茶制作完成后,被当作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又特意在外包装盒上加了两个字:敬制。 

 

“料的霸气跟伟人气质吻合” 

      陈升河回勐海后,开始考虑如何去选择制作生茶的毛料。最后,他决定用布朗山的古树茶。“有一点霸气,有一点底蕴,跟伟人的气质吻合。” 

      在制作初始,陈升河对茶的品质就有严格要求。“这是个伟人,是老板很尊敬的一个伟人,要对他彻底负责,要对得起毛主席,最后不知道这些茶送到谁的手上,但多年以后,最终还是要喝的。”陈少燕说,如果茶不行,就代表毛主席不行,代表茶厂对毛主席不敬,这可不行。 

      毛泽东生前十分关心茶叶生产。早在50年代,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茶叶生产才正式列入党和各级政府领导农业生产的重要议事日程。早在1955年,勐海人就给毛泽东献过普洱茶。当年,哈尼族小伙子确康和另外18人被选中进京参加国庆阅兵,他特意带了两包采自南糯山的菜叶。在把茶叶交给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时,他说,“一定要让毛主席尝一尝。”但毛泽东最终有没有喝这些茶,也无人知晓。 

      历经近两个月的生产,1200套纪念茶全部完成。陈少燕告诉阎文戎,“希望李讷到场,有一个正式的交接仪式。” 

      2013年11月4日,李讷和丈夫王景清以及阎文戎夫妇一起到达昆明。此前不久,陈升茶厂通知了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两级人民政府。“他们很惊讶,怎么这个事情都圆满完成了,才告诉他们。”陈少燕说。 

      次日,交接仪式在陈升茶厂举行。本准备在三楼会议室举行的交接仪式,由于李讷的腿脚不方便,不得不临时改在一楼大厅举行。当天,州、县两级人民政府的3位领导参加了交接仪式。 

      为了表达对陈升河的感谢,李讷当面充诺,陈升茶厂每年都可以“用毛主席纪念茶的名义”制作一批茶,放到市场上自由销售。 

      陈升河拒绝了,他觉得作为一个国家的前领导人,把他用在商业上,这是对他的不尊重。“此茶不仅注入了李讷女士对父亲的缅怀之情,更有陈升茶业对毛泽东同志深深的敬意。”陈少燕说。 

      一如参与交接仪式的勐海县何青元副县长所说,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不仅是李讷一家人的心愿,更是全国人民的心愿,李讷女士选择陈升茶做敬制茶是陈升公司的荣幸,是勐海县的荣幸,是普洱茶的荣幸。 

      后来,一些部门打电话到陈升茶厂,表达了希望要一些纪念茶的愿望。除此之外,陈升茶厂还接到了全国各地消费者打来的电话。“他们打电话就过来要茶,说多贵都可以,还问有什么渠道可以拿到这个茶。”陈少燕说。在一番询问之后,消费者遗憾挂电话前,均向陈升茶厂表达了敬意。 

      这些消费者多数来自北京和湖南两地。湖南是毛泽东的家乡,北京则是他逝世的地方。 

      和王景清一样,李讷在离开之前,也为陈升茶厂留下了两个字的墨宝:和气。陈少燕说,李讷写这两个字是看到陈升河一家融和的氛围后有感而发。 

      听从李讷的建议,陈升河把这幅字裱在了餐厅的墙上。 

      “一抬头,就能看见。”陈少燕说。 (完)  

        



陈升河和他的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2014-06-01 00:00
  • 访问量:
详情

陈升河(右)向李讷介绍茶叶

 

    “这是骗人的吧。” 
      当北京的茶叶经销商蔡锦儿告诉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陈少燕有人委托他们为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做一款纪念茶时,她如此反应。 
      她甚至劝告蔡锦儿,“做点小生意就好了,别打毛主席的主意。” 
      后来,陈少燕与“李讷奶奶”见了面,此事才最终被确定下来。 
      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升河说,“毛主席的思想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就把这个茶做起来的。” 
 
 
“别打毛主席的主意” 
 
      2013年,6月的北京已酷热。蔡锦儿在自己的茶叶店里饮茶,一对夫妇走了进来。蔡锦儿起身迎接,热情地为她们介绍各种茶叶。 
      这对夫妇听着介绍,饮着茶,频频点头,偶尔插话。就这样,他们在蔡锦儿的店里坐了约莫半天。 
      临走前,这对夫妇向蔡锦儿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女的叫阎文戎,是毛泽东之女李讷的朋友,他们此次是受李讷委托,找一家品质好的茶厂,为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做一款纪念茶。 
      阎文戎告诉蔡锦儿,在走进他的店时,她和丈夫已经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逛了很多茶叶店。最终让阎文戎决定走进这家茶叶店的是一款摆在展示台的茶——毛铁饼。“看到毛字就感觉很亲切。” 
      这款茶的生产起源于一个韩国经销商。大约4年前,一位非常崇拜毛泽东的韩国经销商在跟陈升河聊天时,提到希望陈升茶厂能做一款“用毛泽东思想,用铁的品质”为主题的铁饼茶。当时,陈升河以“很难找到原料”为由拒绝了。 
      2012年,韩国经销商和一位广东朋友坐在陈升河的办公室里,旧事重提。陈升河最终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他决定做一款“让老百姓喝得起的茶,便宜又有品质的保证”。这样的理念有点类似于毛泽东在1939年提出的“为人民服务”。 
      也是这一点最终打动了李讷。“跟毛主席一样,对群众有感情。”日后,李讷见到陈升河时,这样跟他说。 
      铁饼茶早期是以一种应急品出现的,虽然茶的价格很便宜,但品质却很难得到保证。陈升河决定颠覆这一传统。因此,为了体现茶的品质,他们在铁饼前加了个“毛”字,以示“‘用毛泽东思想,服务老百姓’的决心”。毛铁饼熟茶推出之时,陈升茶厂把价格定在了460元一饼。市场上,一般的铁饼茶价格在100元左右。 
      最后,阎文戎问蔡锦儿,愿不愿意接受李讷的委托做一款纪念茶。蔡锦儿不相信,心里想,“怎么有这么好的事情。”嘴里却回道,“这个得回去跟大老板商量。”转身,蔡锦儿觉得这是“骗人的”,根本没当回事。 
      3天后,阎文戎又来了。进门就指定要泡毛铁饼喝,并让蔡锦儿介绍陈升茶厂的故事。蔡锦儿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告诉她,“陈升茶厂的领导过几天要来北京,到时候你们直接见面接洽。” 
      陈少燕到北京后,蔡锦儿也没敢说,“怕唐突。”只到陈少燕临离开前,才试探性地把阎文戎的话告诉她。 
      陈少燕心里也没底,只是劝蔡锦儿“做点小生意就好了,别打毛主席的主意”。但她希望,不管接不接这笔生意,还是跟阎文戎夫妇见一面,“吃个饭,聊聊天,生意不成还是朋友。” 
      饭桌上,阎文戎说,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时,用茶做一批纪念品,是她给李讷提的建议,李讷同意后,便委托她来负责联系厂家。她还向陈少燕出示了李讷的委托书。 
      “知道你们怕,认为我们是骗子,这样,你们再呆一天,明天约个时间,去跟李讷见一面。”见陈少燕实在提不起兴趣,阎文戎干脆把她心里的猜疑捅破了。 
      “见一下好,见一下,事情就能确定。” 
      第二天,陈少燕见到了李讷。 
 
 
“去哪里找这么有心的人” 
      陈少燕回到勐海后,跟陈升河说了在北京和李讷见面的情况。陈升河当时觉得,“茶可以做,这是儿女的一份孝心,但不能拿去买卖。” 
      陈升河决定做这批茶的很大一个原因是他自己对毛泽东的感情。“从小就听着毛主席的故事长大的,非常地崇拜,对于一个国家的领袖,我们也应该尽一份力,表示对毛主席的敬仰。”陈升河说,1976年,毛泽东在北京逝世,时年20岁出头的陈升河流下了眼泪,和他的父辈们一样,他觉得“没有了毛主席,这个国家就完了”。 
      “他们那边我了解了,现在也需要他们了解我们。”陈升河让陈少燕跟阎文戎联系,“约个时间,邀请她们来厂里参观考察。” 
      半个月后,阎文戎夫妇到了陈升茶厂。8个人一边喝茶,一边讨论如何生产这批茶。他们在说到用什么茶时发生了分岐。 
      陈升河认为应该做出陈升茶厂的品质,以生茶生产。但阎文戎夫妇觉得,李讷只喜欢喝熟茶,应该考虑她的感受。生茶与熟茶是普洱茶的分类,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毛青韵味浓峻、锐烈而欠章理。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 
      最后,他们形成统一意见:一生一熟两饼茶为一套,每饼茶各600克,加起来1200克。“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年,我们的茶叶就做了1200克,1200克纪念120周年。”陈升河说,还决定只做1200套。 
      阎文戎向陈升河提议,1200套纪念茶,一部分算陈升茶厂赠送,一部分他们按成本价购买,然后留下一部分由陈升茶厂拿到市场上销售。 
      陈升河拒绝了,“我们也不指望用这个茶赚钱,肯定不走市场销售。”经销商蔡锦儿对大老板的这个想法很是想不通,他觉得这个茶如果放到市场上,一定会很火爆。 
      但陈升河坚持了自己的意见,并提出免费把这批茶送给李讷,条件只有一个,1200套纪念茶双方各一半。陈少燕说,制作这批茶,陈升茶厂花了两百多万。“光外包装盒就花了几十万。” 
      陈升河事后想想不对,又加了一个条件,“要李讷给我们直接的委托书。” 
      陈升河的助理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对,“光这对夫妇知道不行,得让李讷夫妇知道才行,不能把产品拿回去了,他们还不知道我们茶厂在哪。” 
      阎文戎回京前,陈少燕希望她向李讷转达陈升茶厂的邀请,“来茶厂实地考察一下,帮忙把关品质。” 
      没多久,李讷和丈夫王景清坐上了北京飞昆明的航班。谁知李讷刚到昆明,就接电话,“说家中有急事,又回去了。”考察茶厂一事,就交给了王景清。 
      王景清在陈升茶厂走完一圈后,对陈升河说,“将来交给你们做的这款茶,品质我们非常放心,不会有问题。”并给陈升茶厂题了4幅字。 
      事后,陈升茶厂把其中一幅裱在了公司进门靠左侧的墙上。上书:办厂有方茶更精,为民服务人品高。在题完这幅字后,王景清说,“我用两句话,总结了一个厂,一个人。”茶厂是陈升茶厂,人是毛泽东。 
      王景清走后,陈升河心里还是没底,“毕竟她(李讷)才是毛泽东的女儿,做决定的只有她。” 
      尽管如此,陈升河还是开始着手纪念茶外包装盒的设计。 
      在外包装盒的正面,陈升河用了毛泽东头像。他觉得,毛泽东是伟人,头像应该用黄色烫金。 
      打开外包装盒,里面是一首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1936年2月,毛泽东在山西省石楼县写下这首词。1945年10月,毛泽东远赴重庆谈判,将词作抄录给诗人柳亚子,随后刊登在重庆各大报纸,广为流传。 
      陈升河带着完成不久的包装盒设计初稿去北京见了李讷。陈少燕说,李讷见后,笑了,说“去哪里找你们这么有心的人”。 
      李讷没有对外包装盒设计作任何改动,只希望把“纪念敬爱的父亲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这句话放在黄色烫金头像下面,并附上她和王景清的亲笔签名。 
      后来,陈升河怕纪念茶制作完成后,被当作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又特意在外包装盒上加了两个字:敬制。 
 
“料的霸气跟伟人气质吻合” 
      陈升河回勐海后,开始考虑如何去选择制作生茶的毛料。最后,他决定用布朗山的古树茶。“有一点霸气,有一点底蕴,跟伟人的气质吻合。” 
      在制作初始,陈升河对茶的品质就有严格要求。“这是个伟人,是老板很尊敬的一个伟人,要对他彻底负责,要对得起毛主席,最后不知道这些茶送到谁的手上,但多年以后,最终还是要喝的。”陈少燕说,如果茶不行,就代表毛主席不行,代表茶厂对毛主席不敬,这可不行。 
      毛泽东生前十分关心茶叶生产。早在50年代,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茶叶生产才正式列入党和各级政府领导农业生产的重要议事日程。早在1955年,勐海人就给毛泽东献过普洱茶。当年,哈尼族小伙子确康和另外18人被选中进京参加国庆阅兵,他特意带了两包采自南糯山的菜叶。在把茶叶交给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时,他说,“一定要让毛主席尝一尝。”但毛泽东最终有没有喝这些茶,也无人知晓。 
      历经近两个月的生产,1200套纪念茶全部完成。陈少燕告诉阎文戎,“希望李讷到场,有一个正式的交接仪式。” 
      2013年11月4日,李讷和丈夫王景清以及阎文戎夫妇一起到达昆明。此前不久,陈升茶厂通知了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两级人民政府。“他们很惊讶,怎么这个事情都圆满完成了,才告诉他们。”陈少燕说。 
      次日,交接仪式在陈升茶厂举行。本准备在三楼会议室举行的交接仪式,由于李讷的腿脚不方便,不得不临时改在一楼大厅举行。当天,州、县两级人民政府的3位领导参加了交接仪式。 
      为了表达对陈升河的感谢,李讷当面充诺,陈升茶厂每年都可以“用毛主席纪念茶的名义”制作一批茶,放到市场上自由销售。 
      陈升河拒绝了,他觉得作为一个国家的前领导人,把他用在商业上,这是对他的不尊重。“此茶不仅注入了李讷女士对父亲的缅怀之情,更有陈升茶业对毛泽东同志深深的敬意。”陈少燕说。 
      一如参与交接仪式的勐海县何青元副县长所说,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不仅是李讷一家人的心愿,更是全国人民的心愿,李讷女士选择陈升茶做敬制茶是陈升公司的荣幸,是勐海县的荣幸,是普洱茶的荣幸。 
      后来,一些部门打电话到陈升茶厂,表达了希望要一些纪念茶的愿望。除此之外,陈升茶厂还接到了全国各地消费者打来的电话。“他们打电话就过来要茶,说多贵都可以,还问有什么渠道可以拿到这个茶。”陈少燕说。在一番询问之后,消费者遗憾挂电话前,均向陈升茶厂表达了敬意。 
      这些消费者多数来自北京和湖南两地。湖南是毛泽东的家乡,北京则是他逝世的地方。 
      和王景清一样,李讷在离开之前,也为陈升茶厂留下了两个字的墨宝:和气。陈少燕说,李讷写这两个字是看到陈升河一家融和的氛围后有感而发。 
      听从李讷的建议,陈升河把这幅字裱在了餐厅的墙上。 
      “一抬头,就能看见。”陈少燕说。 (完)  
        
陈升河和他的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稀世佳茗“陈升老班章之甄品”,2024燃爆全国的茶文化盛宴

稀世佳茗“陈升老班章之甄品”,2024燃爆全国的茶文化盛宴

2024年下半年,陈升号以“稀世佳茗·璀璨绽放/迎新——陈升老班章之甄品”为主题,在全国多地掀起了一场茶文化的盛宴,为茶产业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点击播放观看活动合集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gMRSLx91WyFCfvtcAOafgA   10月9日,在北京会议中心,“稀世佳茗·璀璨绽放——陈升老班章之甄品发布会”拉开帷幕。近千名嘉宾亲临现场,线上五万多茶友通过陈升号官方视频号同步见证。这一场发布盛典,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茶文化传播的层 层涟漪,标志着“陈升老班章之甄品”正式踏入大众视野,开启了它的荣耀之旅。   紧接着,10月16日,山东烟台迎来了“稀世佳茗·璀璨绽放——陈升老班章之甄品茶文化会”。300余位来自各界的嘉宾齐聚,共同见证新品在山东的首发。   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新品的展示,更是当地茶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机,让齐鲁大地的茶香与陈升老班章之甄品的独特韵味相互交融,为山东的茶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茶文化体验,进一步拓展了新品在北方市场的影响力。   浙江乐清在10月19日也成功举办了同款茶文化会。活动集专业科普、产品解析、申时茶会、古琴欣赏、主题分享、幸运抽奖等丰富环节于一体,吸引了近500位嘉宾。   这一综合性的茶文化盛会,深入挖掘了“陈升老班章之甄品”的文化内涵和产品价值,在浙江这片茶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播下了新品推广的种子,促进了茶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提升了茶友们对高品质茶叶的品鉴能力和文化认知。   岁末之际,12月22日的福建厦门和12月28日的浙江永康分别举办了“稀世佳茗·璀璨迎新”主题的茶文化会暨答谢晚宴。厦门的活动洋溢着浓厚的茶文化底蕴,吸引了各界嘉宾沉浸其中,感受普洱的魅力;永康的活动则成为了茶文化与各界精 英交流碰撞的平台。   这两场活动在年末的特殊氛围中,以茶为媒,感恩回馈茶友,同时也为当地的茶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强了陈升号品牌与地方文化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品牌的亲和力和美誉度。   2025年1月4日,天津成功举办“稀世佳茗·璀璨迎新——陈升老班章之甄品新春茶文化会暨答谢晚宴”。各界精英翘楚齐聚一堂,在茶香四溢中共同展望新年,见证陈升茶业的荣耀时刻。此次活动为新品在北方市场的深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 一步扩大了品牌在京津冀地区的影响力,让更多的茶友认识和喜爱上了“陈升老班章之甄品”。   2024年下半年和开年这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见证了“陈升老班章之甄品”从发布到走向全国市场的辉煌历程。陈升号通过精心策划的发布会和各地的推广会,不仅让这款新品名扬八方,成为明星产品,更重要的是,在全国范围内弘扬了 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茶文化交流与融合。     “陈升老班章之甄品”是规格为600克的重磅产品,原料精挑古老树龄头春老班章芽叶,集匠造工艺之大成,茶香浓郁,滋味饱满厚重,回甘悠长,气韵霸道深厚。配备《陈升老班章之甄品赋》卷轴、《珍藏手册》和精美专属礼盒,堪称茶中 圣品、传世之珍。   这一系列活动,也为茶产业的振兴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为茶农增收、茶企增效、茶业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书写了茶产业与茶文化共同发展的壮丽篇 章,让古老的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满足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添了一抹浓厚的茶香。  
2025-01-10
开合间·见非凡—HUAWEI

开合间·见非凡—HUAWEI Mate 系列尊享品鉴会,陈升号跨界出圈绽光彩

2025年1月5日,广州保利洲际酒店内高朋满座,一场由陈升茶业携手广东恒唯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开合间·见非凡——HUAWEI Mate 系列尊享品鉴会暨陈升号新瑞之韵”活动在此荣耀启幕,并取得圆满成功,为跨领域合作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次活动汇聚了各界精英,陈升茶业副总经理魏炳杰先生、广东省区域经理李晓燕女士、陈升号广州经销商家人朱海先生以及众多行业同仁、合作伙伴和各界朋友亲临现场,共同见证了这一非凡时刻,开启了一场科技与茶文化深度交融的盛 宴。     活动上,魏炳杰副总经理登台,深入解读陈升茶业十七载的“创”与“守”,并向与会嘉宾隆重推介乙巳蛇年生肖纪念饼“玉蛇兆瑞”。这款生肖茶作为活动的核心推荐产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湛的制茶工艺。它巧妙地将蛇年祥瑞之 气融入每一片茶叶之中,以茶为载体,在岁月的流转中传承生肖文化,续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璀璨华章。     在茶香袅袅的氛围里,嘉宾们亲身体验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激情碰撞所绽放出的独特魅力,深刻感受到陈升茶业在传承与创新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和卓越成就。     作为陈升号生肖系列茶的第二轮第六款佳作,“玉蛇兆瑞”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升华。它不仅完整保留了生肖茶系列一贯的精湛工艺和丰富文化内涵,更在产品的视觉呈现与文化表达方面独具特色。使其既拥有极高的珍藏价值,又能 为品鉴者带来味觉享受,真正做到了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的统一。     与此同时,华为广州终端零售经理王庆先生,还有广东恒唯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政企事业部政企经理覃雪峰先生,也带来了HUAWEI Mate 系列、汽车与华为智能科技的精彩分享,展示了现代科技的前沿成果与创新魅力。现场嘉宾沉浸在 科技与茶文化交织的独特氛围中,一边品味着大树茶的浓厚韵味,一边领略着现代科技的强大功能与便捷体验,全方位感受了不同领域的卓越成就和无限可能。     活动中,潮剧演绎环节异彩纷呈,婉转悠扬的唱腔仿佛将时光拉回过去,让人们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古筝与小提琴的演奏更是别出心裁,东西方乐器轮番登台,演绎出一场视听盛宴,为活动增添了浓郁的艺术氛围,进一步 诠释了文化融合与创新的活动主题。     随着夜幕降临,活动进入温馨的晚宴环节。嘉宾们在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举杯畅饮,分享着此次活动的收获与感悟,共同展望未来的合作与发展前景。同时,陈升号为嘉宾们送上伴手礼——2025新春贺岁礼“玉蛇兆瑞”。     至此,这场“开合间·见非凡”的盛会在温馨而热烈的气氛中缓缓落下帷幕,但它所留下的深刻印记和深远影响却将在科技与茶业领域持续发酵,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灵感,激励更多企业勇于探索跨领域合作的新模式,共同推动中华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繁荣发展,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2025-01-08
215.28万元的认购订单背后,陈升老班章之甄品的魅力密码

215.28万元的认购订单背后,陈升老班章之甄品的魅力密码

祥龙贺瑞辞旧岁,瑞气盈门启新程。2025年1月4日,一场聚焦茶文化传承与甄品品鉴的盛会——“稀世佳茗·璀璨迎新——陈升老班章之甄品新春茶文化会暨答谢晚宴”在天津盛大举行,各界精英翘楚齐聚一堂,共赴这场茶香四溢的 盛宴,见证陈升茶业的荣耀华章。   点击播放观看视频集锦:https://mp.weixin.qq.com/s/X9OTfPa_rpUBudjXkD3MFw     活动现场嘉宾云集,政商学界贤达纷纷到场,天津市原政协秘书长 赵天浩先生、河西区原教育局书记 张学政先生等一众前辈,以其深厚的阅历和威望,为活动增添了庄重与分量;水产局原局长 马维林先生、河西区税务局原局长  周学雷先生 等行业翘楚,展现了不同领域与茶文化的交融汇聚;水产研究所所长 孙晓旺先生、示范大学博士后导师 孙金生先生等学界精英,则从专业角度为茶文化注入了智慧内涵;更有邯郸市丛台区民政局 彭燕女士、盈盛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李红 强先生、津福茶城董事长 魏玉昌先生等各界代表,以及河北省警备区副司令少将 张焕学先生,共同勾勒出这场盛会的多元与精彩。而北京金山友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升号天津经销商 蔡锦儿先生,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柳滨先 生、华北销售总监 严洪翠女士及各地经销商家人的到来,更是体现了公司和陈升家人们对此次活动的重视,与天津企业家、茶友们一起,共同编织出一幅茶文化交流与商业合作的绚丽画卷。     活动伊始,北京金山友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升号天津经销商蔡锦儿先生的致辞,拉开了这场文化与商业交织盛宴的序幕,其话语间满是对过去的感恩与对未来的展望,为活动奠定了温馨而热烈的基调。   随后播放的陈升茶业成立17周年品牌发展集锦,宛如一部时光长卷,徐徐展开品牌的成长轨迹与辉煌成就,让在场嘉宾沉浸式感受陈升茶业十七载的匠心坚守与砥砺奋进。   陈升号传承人陈柳滨先生带来的“知陈升号,懂稀世七星甄品”主题分享,将品牌底蕴与产品精髓娓娓道来,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普洱茶珍稀世界的大门,让众人领略到老班章的独特魅力与陈升茶业的制茶匠心。   申时茶会在陈升号导师的优雅引领下,茶香袅袅,茶师们的精彩演绎,将茶文化的仪式感与内涵完美呈现,五杯茶后集体谢幕,赢得满堂喝彩。     陈升号产品推荐官马美益女士的“陈升老班章之甄品”产品解析,如一场知识盛宴,深入剖析产品的品质密码与价值内核。老班章屹立于云南名茶之巅,享有“普洱茶王”的传世盛名。此茶选料非凡,集匠造工艺之大成,堪称茶中圣品、传世 之珍。于北京会议中心盛大发布,并在山东烟台、浙江乐清、福建厦门、浙江永康以及此次天津5个地方举办大型茶文化会,早已名传八方。   紧接着的宣传片播放,更是以震撼的视听语言,将产品的魅力全方位展现。而洛阳祝和实业有限公司王文君女士与蔡锦儿先生的签约认购仪式,无疑是活动的高光时刻,156套(26件)、价值215.28万元的认购订单,彰显出市场对“陈升老班 章之甄品”的高度认可与青睐,王文君女士的留步发言,也传递出合作的坚定信心与美好愿景。   随着合影留念的快门声响起,茶文化会暂告一段落,晚宴的序幕缓缓拉开。   蔡锦儿先生及夫人张春梅女士、陈柳滨总经理、严洪翠华北销售总监上台祝酒,将现场气氛推向新的高潮。   企业宣传片的播放,再次回顾了品牌的奋斗历程与辉煌成就,抽奖环节更是将晚宴的热烈氛围不断点燃。津福茶城董事长魏玉昌先生、陈柳滨先生、蔡锦儿先生分别作为抽奖嘉宾,送出的“陈升茶业成立17周年纪念茶·天韵”、“老班章熟 茶”以及“陈升老班章之甄品”珍贵奖品,让幸运的嘉宾收获满满,也让现场的欢呼声与掌声此起彼伏。     这场盛会,不仅是一次茶文化的深度交流与传承,更是陈升茶业与各界伙伴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新起点。在新的一年里,陈升茶业必将继续秉持匠心,以稀世佳茗为笔,书写更加璀璨辉煌的篇章,为中国茶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让陈升 茶香飘满华夏,走向世界!  
2025-01-08
正和岛共学之约,陈升号点亮东莞藏茶之光

正和岛共学之约,陈升号点亮东莞藏茶之光

2024年12月31日,在东莞这座洋溢着无限活力、充满创新气息的藏茶之都,“2025正和岛案例共学新年大课暨新年家宴”于东莞迎宾馆隆重举行。千余位实力派企业家济济一堂,共襄盛举,围绕“企业家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主题, 慷慨激昂地分享创新创业的精彩篇章。   受东莞市政府的热忱邀请,陈升号作为东莞藏茶之都的杰出代表,携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与来自全国的正和岛企业家们欢乐相聚。在这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一同品鉴历经岁月洗礼的“陈升老班章”等上乘佳茗,让缕缕茶香弥漫在 会场的每一个角落,携手迎接新年的钟声敲响。     东莞市委书记韦皓,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志伟,副市长陈庆松等领导亲赴活动现场。韦皓书记代表东莞市委、市政府,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致以热烈祝贺,充分彰显了东莞对此次活动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企业家们的深切关怀。   在案例共学新年大课上,深圳市奋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奋、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刘东华、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宋志平等多位嘉宾纷纷登台,深情讲述他们的企业家传奇故事,展现了 中国企业家在时代的汹涌浪潮中,如何在跌宕起伏里奋勇向前、勇挑重担的使命与担当。这场思想的盛宴如同璀璨明灯,为在场的企业家们带来了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启迪。   当陈升号醇美的茶香在空气中悠悠飘散,企业家们在品味佳茗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东莞藏茶的独特韵味,也对茶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领悟。     陈升号,作为国家龙头企业、普洱茶行业的领军品牌,始终秉持“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在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路上坚毅前行、披荆斩棘。在这场思想盛宴中,以茶为介,融入了企业家们奋进、担当的精神交流之中,进一步凸显了 作为行业领军者的格局与视野。   正和岛,作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企业家社群之一,一直致力于推动企业家们的交流与合作,为企业家们精心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优质平台。而此次活动,恰似一座坚固的桥梁,将陈升号与各位企业家紧密相连,让大家在 品味佳茗的同时,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加深了相互的信任。     展望未来,陈升号将继续坚守初心,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深化与各界的合作交流,积极推动茶文化的繁荣发展,为社会贡献更多价值,让陈升号的茶香飘向更广阔的天地,携手更多企业家共同书写时代华章,迎接每一个 充满希望的新年钟声,见证中国企业家精神与茶文化交相辉映的璀璨未来。  
2025-01-04
上一页
1
2
...
365

版权归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所有
邮箱:
www@cspuer.com
热线:400-107-2007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工业园区
滇ICP备2020007405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昆明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