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O
A
D
I
N
G

这是描述信息
/
/
/
普洱茶海外十年

普洱茶海外十年

  • 发布时间:2011-11-26 00:00
  • 访问量:

普洱茶海外十年

【概要描述】

一、海外吹来普洱风

       普洱茶长期以来是一个奇怪的茶类,云南人生产了普洱茶,却几乎没有多少人喝它,绝大部分出口给港台人喝,这就造成了普洱茶产于大陆、藏在香港、兴在台湾的尴尬局面。韩国茶人姜育发在云南的遭遇就很能说明问题。

云南是普洱茶的原产地,海外茶人怀着朝圣的心理纷纷虔诚地来到云南寻根。韩国茶人姜育发,就是朝圣队伍中的一员,1993年他首次来到普洱茶的故乡普洱,却惊讶地发现,当地人对普洱茶完全缺乏认识。2000年,姜先生在

昆明街头流下了泪水,因为他在街上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昆明98%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普洱茶,剩下的2%也只听说过,作为一位研究普洱茶的学者,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事实上,港台长期以来作为普洱茶运动的策源

地,向海外不断扩张,引发了日本、法国、德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地此起彼伏的普洱茶热。普洱茶在海外局部地区热了数十年后才最终于2000年以后,以出口转内销的独特方式点燃了大陆普洱茶的热潮。

 

       因此,长期以来,普洱茶的历史无疑是一部海外力量在推动的历史,大陆仅仅作为普洱茶的生产基地而存在。1993年在思茅举行的首届中国普洱茶节上,海外茶人首次受邀参加茶节以及国际普洱茶研讨会,这是海外普洱茶

文化反哺大陆的开始。海外茶人真正为大陆茶界所熟知,还得等到十年以后。2002年在西双版纳举行了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与以往不同的是,普洱茶的发展已经到了需要统一概念的地步,以结束两岸三地以

及海外其他地区对普洱茶概念的分歧,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对云南普洱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统一了普洱茶的概念。这为普洱茶的第一个标准——2003年制定的普洱茶地方标准奠定了基础,从而结束了普洱茶的生产长期无标准可

依,被迫借用黑茶与绿茶的标准的尴尬历史。此后,越来越多的海外茶人参与了蓬勃发展的普洱茶历程。在2005年的第七届中国普洱茶节上首次评选了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其中法国的甘浦尔、韩国的姜育发位列其中,这

是大陆茶界对他们在普洱茶推广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的肯定,并通过现代传媒的宣传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们的事迹。之后,随着越来越的媒体关注起普洱茶来,海外普洱茶界浮出水面,各种关于海外普洱茶的报道层出不穷,

海外普洱茶由此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越来越为国人所熟知。

 

       普洱茶在海外经历了三次热潮,第一次热潮是七八十年代普洱茶在日本的兴起,以及沱茶热销法国;第二次热潮是1998年到2001年的德国普洱茶热,并波及到奥地利、匈牙利等国;第三次热潮是2005年至今的韩国、马来

西亚普洱茶热,诞生了大名鼎鼎的“大马仓”。云南普洱茶的出口,随着海外市场的跌宕起伏,呈现高潮与低谷的不断转换。大陆普洱茶兴起后,普洱茶的出口迎来了黄金时代,从2002年起,普洱茶的出口数量和金额逐年攀

高,到了2007上半年处于顶峰,此后2007年下半年出口急转直下,到了2008年更是处于冰河期,到了2009年普洱茶的出口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增加了三成,到了2010年,普洱茶出口4578吨,金额2622万美元,同比分别上

升31.3%和34%。普洱茶崩盘后的数据显示,普洱茶的海外市场从09年起处在快速的恢复与增长中,令人关注的是,一向冷淡的欧美市场近年来对普洱茶表现出愈来愈浓厚的兴趣,俄罗斯、德国、波兰、美国等国家对普洱茶的

需求量不断增长。云南的普洱茶企也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一向的“外战”英雄——海湾茶业,其一年出口茶叶400吨。同时,在龙润与同庆号的努力下,主打海外高端市场的“国礼茶”市场也被开拓出

来,08年同庆号的茶作为温家宝总理赠送来访的英国首相戈登·布朗的“国礼茶”,2009年4月2日“G20”峰会期间,我国送给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的是产自云南的“龙润普洱•国礼茶”。此外,2010年以来,天士力也积极向日

韩两国推介帝泊洱即溶普洱茶珍,使得普洱深加工产品继传统产品之后走向了世界。当然,普洱茶的海外复兴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其中主要的挑战有:一是如何克服文化背景的差异来推广普洱茶;二是越

来越高企的海外市场进入门槛,最主要的是海外国家的进口检验标准越来越严;三是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出口的影响。这是当前普洱茶出口需要亟待解决的课题。

 

       与此同时,普洱茶越来越受到诸如美国《时代周刊》、英国《金融时报》之类的世界级媒体的关注。2009年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普洱茶——中国下一个抢手货?”的文章,开篇就充满诱惑和想象力地说:法国盛产香

槟,墨西哥以龙舌兰酒闻名,意大利则有帕尔马火腿和奶酪,这些地方都因其独特优质的食品享誉世界。现在,假如中国也想这样出名,那会是另一个名字——普洱。



二、普洱茶的四大海外高地

       日本:战后日本经济在六七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三高”之类的富贵病,这样一来以减肥、降血脂效果著称的普洱茶就找到了市场,许多日本人称云南普洱茶为“快瘦茶”“减肥茶”,

形成了七八十年代的日本普洱茶热。从1978年开始,日本茶商纷纷到广交会上疯狂抢购普洱茶,或者通过香港进口普洱茶,到了1980年普洱茶出口日本达到了千吨以上。在疯狂的市场需求下,广东、贵州、四川、湖南等省纷纷

用中小叶种生产所谓的炒青、烘青“普洱茶”,大肆出口日本。在假冒普洱茶的冲击下,许多日本人喝了“普洱茶”后并没有起到减肥、降血脂的效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身体健康,于是纷纷对普洱茶提出质疑,加上媒体

的推波助澜,形成了对普洱茶极为不利的舆论环境,导致普洱茶于80年代后期在日本的衰落。

 

       进入21世纪以后,大陆的普洱茶热潮也波及到了周边的日本,中日茶文化交流变得频繁起来,以海湾为代表的云南普洱茶企也在积极开拓日本市场,日本喝普洱茶的人口又逐渐多起来了,虽然还远不能跟鼎盛时期相比,但

也呈现一定的复兴之象。目前,云南普洱茶每年在日本的销售量为三四百吨,其中海湾的出口占据半壁江山。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普洱茶在日本的第一次兴起靠的是健康理念,那么当前第二次在日本的兴起,除了打健康牌外还可

以加大普洱茶文化的推广力度,从而更好地让普洱茶融入日本这个茶文化的大国。2006年5月发生了一件大益商标在香港被福建商人抢注的恶性事件,虽然大益经过多方努力成功维权,但此事给云南茶界敲响了警钟:在普洱茶的

国际化进程中,长期以来云南的普洱茶企只知道埋头生产,在市场与文化话语权方面,乃至涉及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几乎毫无作为,从而给投机取巧的商人以可乘之机。鉴于此,在2006年底,云南省茶业协会宣布启动普洱

茶商标的国际保卫行动,首选目标市场是日本,省茶业协会与日本商标专业机构——日本东株式会社合作,共同促进普洱茶商标在日本的保护工作。这是云南茶叶争取国际话语权的觉醒与开端,2008年底普洱茶国家标准的通

过,让普洱茶彻底地打上了“云南制造”的烙印,这是云南在普洱茶话语权之争的一次重大胜利。国标制定以前,广东是云南之外的又一个生产基地,湖南、四川、广西、重庆等地也生产过普洱茶,在泰国、越南、老挝与缅甸一

带,则盛行“边境普洱”,大量东盟国家的原料被制成普洱茶销往世界各地。就连后起的日本也趁着本国的普洱茶热,在生产“日式普洱茶”。国标的通过,国内其他地方生产普洱茶就成为了非法,这将极大地促进云南普洱茶产

业的发展。当然国外的普洱茶生产还需要通过云南茶界积极启动国际维权行动来制止。



       法国:法国是欧洲普洱茶热的始作俑者,也是欧洲普洱茶销售最稳定的国家,历经三十年而不衰,光下关沱茶每年就能在法国销售百吨以上。现在不少西欧国家把沱茶放在药店和百货商店的美容化妆品中出售,还成为家庭

摆设中的工艺品,在法国甚至有这样的说法,“你要外形美吗?那就得喝沱茶”。跟日本一样,法国兴起普洱茶热也是70年代的事,一个叫甘浦尔的法国老人于70年代末期将云南沱茶引进法国。作为云南沱茶在欧洲的总代理

商,甘浦尔先生对普洱茶最大的贡献为,一是将下关茶厂的“销法沱”引进欧洲,1976年他与香港天生行茶叶公司签订协议,在法国销售下关沱茶。二是其提出了在云南和法国两地同时做普洱茶药理试验的建议。昆明医学院附

一院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饮用云南普洱沱茶医治高血脂症55例,与疗效好的降脂药安妥明治疗的31例对比,云南普洱沱茶的疗效高于安妥明,而且缓治不伤身,长期饮用无毒副作用。1986年在巴黎举行的云南沱茶研究会上,

贾可托教授宣布,在克雷泰伊的莫道雨医院临床试验表明,一天喝三碗沱茶,使20名血脂含量很高的病人,在一个月后血脂下降22%,而饮同样数量的其他茶的病人,其血脂则无变化,为此,甘浦尔先生于1987年7月在巴黎王

子酒家举行一次有关云南沱茶研究的报告会,邀请医学界、营养学界的权威和法国各主要报刊杂志及华侨报刊的记者参加,会上宣传了云南沱茶对人体健康的奇效。通过这些实验和报刊的宣传,过去在国际市场上名不见经传的沱

茶已小有名气,很多人将沱茶作为降脂减肥的药物来饮用,或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或放在美容化妆品柜和保健食品店出售。

 

       到了21世纪,法国的葡萄酒文化传播到大陆,于是云南普洱茶界开始了探索普洱茶庄园模式,以期能打造像法国酒庄那样的普洱茶高端品牌,乃至奢侈品品牌,在这方面柏联集团无疑是先驱者与最坚定的践行者,2007年其

高调向外界宣布柏联将依托景迈山的优质资源打造全球第一家普洱茶庄园。在借鉴外来事物方面,云南普洱茶界有两个学习的标杆,一个是以英国的立顿红茶为代表的大众快消之路,另外一个就是法国葡萄酒庄园的高端之路。由

此,可见法国文化在普洱茶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德国:德国是继日本、法国之后的第三个兴起喝普洱茶的海外地区。在1999年,一位德国科学家发布了云南普洱茶的特殊保健功效后,引起了轰动,以致在欧洲掀起云南普洱茶热。据茶人李德应撰文回忆:“1998-2001

年,我从深圳回昆明,担任茶叶公司茶苑出口部经理,经历了普洱茶出口欧洲市场最辉煌的历史。普洱茶在德国销量超过千吨,一时间喝普洱茶不但成了时尚,而且成了必需品,大腹便便的欧洲人热衷上了普洱茶,他们不但喝、

品,还宣传普洱茶。当时公司存有不少优质的普洱茶原料,如特级散普、84001、421、Y561、Y562、78071等茶,每天接到的传真有五六份,都是订购普洱茶的。红茶部的和煦先生每天接到的电话订单更多。最少的时候一天

组织普洱散茶2-3吨,多的时候10-20吨,全部都是空运德国(汉堡、不莱梅州)、奥地利(维也纳)总共出口了450余吨(含供给其他部门的),公司总共出口1000多吨,这些普洱茶几乎是T/T预付款。茶在生产线上,茶款就已

到了公司账上,这在国际茶叶史上也是罕见的。”可惜的是,德国普洱茶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也。按照茶人邹家驹的说法是,普洱茶刚进入就进行造神式宣传,虽然最初销路很好,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神话破灭,普洱茶

在德国现在连1公斤都没有。



       韩国:韩国跟马来西亚一样,都是大陆普洱茶热了以后才带动起来的新兴市场,其市场特征也体现了普洱茶最近的发展趋势,与以往的日本、法国、德国等传统市场注重即时品饮与保健作用不同的是,韩国与马来西亚在强

调保健作用外还非常重视普洱茶的保值、增值作用,以至于在韩国出现了“投资普洱茶收益远超股票”的论调,在马来西亚出现了热炒的“大马仓”。据韩国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在韩国有饮茶习惯的人群大概有400万,约占总人口

的8%,但这个数量在不断增加,近年来韩国的茶产品消费市场以每年15%的增长率逐年攀升。其中,普洱茶的消费量仅次于绿茶,广受韩国民众青睐。此外,普洱茶在降血糖、降血脂以及改善代谢综合症等方面的功效已为广大韩国消费

者所接受。普洱茶在韩国的流行程度,可以用韩国烤肉在中国的流行程度来类比。据说,韩国人之所以接受普洱茶,乃是因为普洱茶跟泡菜一样都是发酵食品,发酵食品的功

  • 发布时间:2011-11-26 00:00
  • 访问量:
详情

一、海外吹来普洱风

       普洱茶长期以来是一个奇怪的茶类,云南人生产了普洱茶,却几乎没有多少人喝它,绝大部分出口给港台人喝,这就造成了普洱茶产于大陆、藏在香港、兴在台湾的尴尬局面。韩国茶人姜育发在云南的遭遇就很能说明问题。

云南是普洱茶的原产地,海外茶人怀着朝圣的心理纷纷虔诚地来到云南寻根。韩国茶人姜育发,就是朝圣队伍中的一员,1993年他首次来到普洱茶的故乡普洱,却惊讶地发现,当地人对普洱茶完全缺乏认识。2000年,姜先生在

昆明街头流下了泪水,因为他在街上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昆明98%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普洱茶,剩下的2%也只听说过,作为一位研究普洱茶的学者,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事实上,港台长期以来作为普洱茶运动的策源

地,向海外不断扩张,引发了日本、法国、德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地此起彼伏的普洱茶热。普洱茶在海外局部地区热了数十年后才最终于2000年以后,以出口转内销的独特方式点燃了大陆普洱茶的热潮。

 

       因此,长期以来,普洱茶的历史无疑是一部海外力量在推动的历史,大陆仅仅作为普洱茶的生产基地而存在。1993年在思茅举行的首届中国普洱茶节上,海外茶人首次受邀参加茶节以及国际普洱茶研讨会,这是海外普洱茶

文化反哺大陆的开始。海外茶人真正为大陆茶界所熟知,还得等到十年以后。2002年在西双版纳举行了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与以往不同的是,普洱茶的发展已经到了需要统一概念的地步,以结束两岸三地以

及海外其他地区对普洱茶概念的分歧,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对云南普洱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统一了普洱茶的概念。这为普洱茶的第一个标准——2003年制定的普洱茶地方标准奠定了基础,从而结束了普洱茶的生产长期无标准可

依,被迫借用黑茶与绿茶的标准的尴尬历史。此后,越来越多的海外茶人参与了蓬勃发展的普洱茶历程。在2005年的第七届中国普洱茶节上首次评选了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其中法国的甘浦尔、韩国的姜育发位列其中,这

是大陆茶界对他们在普洱茶推广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的肯定,并通过现代传媒的宣传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们的事迹。之后,随着越来越的媒体关注起普洱茶来,海外普洱茶界浮出水面,各种关于海外普洱茶的报道层出不穷,

海外普洱茶由此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越来越为国人所熟知。

 

       普洱茶在海外经历了三次热潮,第一次热潮是七八十年代普洱茶在日本的兴起,以及沱茶热销法国;第二次热潮是1998年到2001年的德国普洱茶热,并波及到奥地利、匈牙利等国;第三次热潮是2005年至今的韩国、马来

西亚普洱茶热,诞生了大名鼎鼎的“大马仓”。云南普洱茶的出口,随着海外市场的跌宕起伏,呈现高潮与低谷的不断转换。大陆普洱茶兴起后,普洱茶的出口迎来了黄金时代,从2002年起,普洱茶的出口数量和金额逐年攀

高,到了2007上半年处于顶峰,此后2007年下半年出口急转直下,到了2008年更是处于冰河期,到了2009年普洱茶的出口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增加了三成,到了2010年,普洱茶出口4578吨,金额2622万美元,同比分别上

升31.3%和34%。普洱茶崩盘后的数据显示,普洱茶的海外市场从09年起处在快速的恢复与增长中,令人关注的是,一向冷淡的欧美市场近年来对普洱茶表现出愈来愈浓厚的兴趣,俄罗斯、德国、波兰、美国等国家对普洱茶的

需求量不断增长。云南的普洱茶企也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一向的“外战”英雄——海湾茶业,其一年出口茶叶400吨。同时,在龙润与同庆号的努力下,主打海外高端市场的“国礼茶”市场也被开拓出

来,08年同庆号的茶作为温家宝总理赠送来访的英国首相戈登·布朗的“国礼茶”,2009年4月2日“G20”峰会期间,我国送给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的是产自云南的“龙润普洱•国礼茶”。此外,2010年以来,天士力也积极向日

韩两国推介帝泊洱即溶普洱茶珍,使得普洱深加工产品继传统产品之后走向了世界。当然,普洱茶的海外复兴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其中主要的挑战有:一是如何克服文化背景的差异来推广普洱茶;二是越

来越高企的海外市场进入门槛,最主要的是海外国家的进口检验标准越来越严;三是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出口的影响。这是当前普洱茶出口需要亟待解决的课题。

 

       与此同时,普洱茶越来越受到诸如美国《时代周刊》、英国《金融时报》之类的世界级媒体的关注。2009年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普洱茶——中国下一个抢手货?”的文章,开篇就充满诱惑和想象力地说:法国盛产香

槟,墨西哥以龙舌兰酒闻名,意大利则有帕尔马火腿和奶酪,这些地方都因其独特优质的食品享誉世界。现在,假如中国也想这样出名,那会是另一个名字——普洱。

二、普洱茶的四大海外高地

       日本:战后日本经济在六七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三高”之类的富贵病,这样一来以减肥、降血脂效果著称的普洱茶就找到了市场,许多日本人称云南普洱茶为“快瘦茶”“减肥茶”,

形成了七八十年代的日本普洱茶热。从1978年开始,日本茶商纷纷到广交会上疯狂抢购普洱茶,或者通过香港进口普洱茶,到了1980年普洱茶出口日本达到了千吨以上。在疯狂的市场需求下,广东、贵州、四川、湖南等省纷纷

用中小叶种生产所谓的炒青、烘青“普洱茶”,大肆出口日本。在假冒普洱茶的冲击下,许多日本人喝了“普洱茶”后并没有起到减肥、降血脂的效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身体健康,于是纷纷对普洱茶提出质疑,加上媒体

的推波助澜,形成了对普洱茶极为不利的舆论环境,导致普洱茶于80年代后期在日本的衰落。

 

       进入21世纪以后,大陆的普洱茶热潮也波及到了周边的日本,中日茶文化交流变得频繁起来,以海湾为代表的云南普洱茶企也在积极开拓日本市场,日本喝普洱茶的人口又逐渐多起来了,虽然还远不能跟鼎盛时期相比,但

也呈现一定的复兴之象。目前,云南普洱茶每年在日本的销售量为三四百吨,其中海湾的出口占据半壁江山。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普洱茶在日本的第一次兴起靠的是健康理念,那么当前第二次在日本的兴起,除了打健康牌外还可

以加大普洱茶文化的推广力度,从而更好地让普洱茶融入日本这个茶文化的大国。2006年5月发生了一件大益商标在香港被福建商人抢注的恶性事件,虽然大益经过多方努力成功维权,但此事给云南茶界敲响了警钟:在普洱茶的

国际化进程中,长期以来云南的普洱茶企只知道埋头生产,在市场与文化话语权方面,乃至涉及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几乎毫无作为,从而给投机取巧的商人以可乘之机。鉴于此,在2006年底,云南省茶业协会宣布启动普洱

茶商标的国际保卫行动,首选目标市场是日本,省茶业协会与日本商标专业机构——日本东株式会社合作,共同促进普洱茶商标在日本的保护工作。这是云南茶叶争取国际话语权的觉醒与开端,2008年底普洱茶国家标准的通

过,让普洱茶彻底地打上了“云南制造”的烙印,这是云南在普洱茶话语权之争的一次重大胜利。国标制定以前,广东是云南之外的又一个生产基地,湖南、四川、广西、重庆等地也生产过普洱茶,在泰国、越南、老挝与缅甸一

带,则盛行“边境普洱”,大量东盟国家的原料被制成普洱茶销往世界各地。就连后起的日本也趁着本国的普洱茶热,在生产“日式普洱茶”。国标的通过,国内其他地方生产普洱茶就成为了非法,这将极大地促进云南普洱茶产

业的发展。当然国外的普洱茶生产还需要通过云南茶界积极启动国际维权行动来制止。

       法国:法国是欧洲普洱茶热的始作俑者,也是欧洲普洱茶销售最稳定的国家,历经三十年而不衰,光下关沱茶每年就能在法国销售百吨以上。现在不少西欧国家把沱茶放在药店和百货商店的美容化妆品中出售,还成为家庭

摆设中的工艺品,在法国甚至有这样的说法,“你要外形美吗?那就得喝沱茶”。跟日本一样,法国兴起普洱茶热也是70年代的事,一个叫甘浦尔的法国老人于70年代末期将云南沱茶引进法国。作为云南沱茶在欧洲的总代理

商,甘浦尔先生对普洱茶最大的贡献为,一是将下关茶厂的“销法沱”引进欧洲,1976年他与香港天生行茶叶公司签订协议,在法国销售下关沱茶。二是其提出了在云南和法国两地同时做普洱茶药理试验的建议。昆明医学院附

一院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饮用云南普洱沱茶医治高血脂症55例,与疗效好的降脂药安妥明治疗的31例对比,云南普洱沱茶的疗效高于安妥明,而且缓治不伤身,长期饮用无毒副作用。1986年在巴黎举行的云南沱茶研究会上,

贾可托教授宣布,在克雷泰伊的莫道雨医院临床试验表明,一天喝三碗沱茶,使20名血脂含量很高的病人,在一个月后血脂下降22%,而饮同样数量的其他茶的病人,其血脂则无变化,为此,甘浦尔先生于1987年7月在巴黎王

子酒家举行一次有关云南沱茶研究的报告会,邀请医学界、营养学界的权威和法国各主要报刊杂志及华侨报刊的记者参加,会上宣传了云南沱茶对人体健康的奇效。通过这些实验和报刊的宣传,过去在国际市场上名不见经传的沱

茶已小有名气,很多人将沱茶作为降脂减肥的药物来饮用,或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或放在美容化妆品柜和保健食品店出售。

 

       到了21世纪,法国的葡萄酒文化传播到大陆,于是云南普洱茶界开始了探索普洱茶庄园模式,以期能打造像法国酒庄那样的普洱茶高端品牌,乃至奢侈品品牌,在这方面柏联集团无疑是先驱者与最坚定的践行者,2007年其

高调向外界宣布柏联将依托景迈山的优质资源打造全球第一家普洱茶庄园。在借鉴外来事物方面,云南普洱茶界有两个学习的标杆,一个是以英国的立顿红茶为代表的大众快消之路,另外一个就是法国葡萄酒庄园的高端之路。由

此,可见法国文化在普洱茶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德国:德国是继日本、法国之后的第三个兴起喝普洱茶的海外地区。在1999年,一位德国科学家发布了云南普洱茶的特殊保健功效后,引起了轰动,以致在欧洲掀起云南普洱茶热。据茶人李德应撰文回忆:“1998-2001

年,我从深圳回昆明,担任茶叶公司茶苑出口部经理,经历了普洱茶出口欧洲市场最辉煌的历史。普洱茶在德国销量超过千吨,一时间喝普洱茶不但成了时尚,而且成了必需品,大腹便便的欧洲人热衷上了普洱茶,他们不但喝、

品,还宣传普洱茶。当时公司存有不少优质的普洱茶原料,如特级散普、84001、421、Y561、Y562、78071等茶,每天接到的传真有五六份,都是订购普洱茶的。红茶部的和煦先生每天接到的电话订单更多。最少的时候一天

组织普洱散茶2-3吨,多的时候10-20吨,全部都是空运德国(汉堡、不莱梅州)、奥地利(维也纳)总共出口了450余吨(含供给其他部门的),公司总共出口1000多吨,这些普洱茶几乎是T/T预付款。茶在生产线上,茶款就已

到了公司账上,这在国际茶叶史上也是罕见的。”可惜的是,德国普洱茶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也。按照茶人邹家驹的说法是,普洱茶刚进入就进行造神式宣传,虽然最初销路很好,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神话破灭,普洱茶

在德国现在连1公斤都没有。

       韩国:韩国跟马来西亚一样,都是大陆普洱茶热了以后才带动起来的新兴市场,其市场特征也体现了普洱茶最近的发展趋势,与以往的日本、法国、德国等传统市场注重即时品饮与保健作用不同的是,韩国与马来西亚在强

调保健作用外还非常重视普洱茶的保值、增值作用,以至于在韩国出现了“投资普洱茶收益远超股票”的论调,在马来西亚出现了热炒的“大马仓”。据韩国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在韩国有饮茶习惯的人群大概有400万,约占总人口

的8%,但这个数量在不断增加,近年来韩国的茶产品消费市场以每年15%的增长率逐年攀升。其中,普洱茶的消费量仅次于绿茶,广受韩国民众青睐。此外,普洱茶在降血糖、降血脂以及改善代谢综合症等方面的功效已为广大韩国消费

者所接受。普洱茶在韩国的流行程度,可以用韩国烤肉在中国的流行程度来类比。据说,韩国人之所以接受普洱茶,乃是因为普洱茶跟泡菜一样都是发酵食品,发酵食品的功效在韩国早已深入人心,这样一来韩国人在接受普洱茶

方面就具有了天然的优势,再加上普洱茶的增值作用,使得众多韩国人对普洱茶趋之若鹜,普洱茶也成为了高端商品,价格被不断炒高,投资普洱茶成为韩国人的一种新型理财手段。价格为数百万、数千万韩元的上世纪80年代

之前生产的普洱茶,乃至近些年生产的普洱茶都受到市场的追捧。近年来,韩国人不满足于仅仅在国内代销普洱茶,纷纷来到普洱茶的源头——云南的茶山上亲自收茶。这样一来,每年的春茶上市季节,以韩国人为代表的外国

人纷纷涌上名山收茶,成为了茶山一景。

 

       韩国与中国山水相连,同属于儒教文明圈,在文化上有很多共通之处。东北亚三国——中日韩,可以说是世界茶文化的主要创建者,日本贡献了茶道,中国贡献了茶艺,韩国就贡献了茶礼。因此,在普洱茶文化交流方面,

中国与韩国就走得相当亲热,韩国人不仅仅满足于销售普洱茶,还举办各种普洱茶的研讨会、交流会,还积极引进各类中国普洱茶刊物的韩国版。韩国茶人姜育发,是韩国韩瑞大学茶学系主任教授,早在80年代末就开始给学生

们讲授关于普洱茶的知识,近年来进行《清代北京上流社会普洱茶海外文史稿》的课题研究。2005年,姜育发在他潜心研究的学术成果中指出,朝鲜18世纪就有人接触普洱茶,至19世纪朝鲜还出现朝鲜人自己制作了大如巴掌,

类似于普洱茶青饼的茶饼。在姜育发多年查阅考证的诸多史籍中,还记载了18世纪的中国就有普洱茶造假的情况,“当时界定普洱茶造假的标准就是云南以外的地方制作的就是假普洱茶。

       马来西亚:早在1990年代末,一些台湾茶人就把普洱茶带到了马来西亚,经过数年培育,到了2005年在大马华人社区吹起了一股普洱茶旋风,直至2006—2007年达到顶峰。以此观之,大陆与马来西亚的普洱茶热,其实都

是一根藤蔓上结的两个瓜,都是台湾普洱茶市场于2000年崩盘后,台湾茶商被迫突围转战造成的。2000年前后,一些台商借道香港、广东,深入云南产区,通过数年潜伏最终点燃了2003年以来的普洱茶狂潮。与此同时,台商还

南下南洋,进入了中国茶叶的传统侨销市场——马来西亚。解放后,中国特种茶港销的主要是普洱茶,侨销大马的主要是广西产的六堡茶。普洱熟茶与六堡茶是近亲,工艺与口感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说两者在某种程度上

是替代品的关系,这为港台商人南下推广普洱茶无疑奠定了优良的先天基础。加上,马来西亚的茶文化正处于蓬勃的发展期,各种茶艺馆遍地开花,成为了传播茶文化的主要阵地,拥有丰厚茶文化传承的台商的到来无疑极受马来

西亚华人社会的欢迎,台湾茶人一时领大马茶文化的风骚,也带动了品饮收藏普洱茶的热潮。

 

       马来西亚真正为大陆所熟知,还是2006年以后的事,其标志性的事件无疑就是2007年“大马仓”的横空出世。普洱茶热起来后,引起了以海鸥集团为代表的财团的关注,在资本的介入下,继香港仓、广东仓之后的收藏普洱

茶的第三极——“大马仓”高调诞生了。海鸥集团执行董事陈景岗称:“马来西亚得天独厚的气候特性已得到证实为最适合于收藏普洱茶,为普洱茶发酵之最佳条件,这里常年气候处于恒温恒湿,受热带雨林环绕的空气中所含

的负离子系数极高,有助于加速普洱茶的发酵。把普洱茶存放于‘大马仓’中,茶叶陈化快、品质优秀,茶味自然真醇,韵足气厚。等到时机成熟、价值提升,再出口。”当地茶人普遍认为,大马可以吸收更多的茶叶来存放,届

时再以优异的转化质量回销至原产地中国大陆,甚至成为香港、台湾、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的普洱茶集散中心。2007年10月9日,由马来西亚基金管理公司和马来西亚海鸥集团合作设立的全球第一支普洱茶

基金在吉隆坡上市,这只规模为5000万马币,即一亿元人民币的基金,上市后即告售罄,并且有望在3年后取得50%的回报。2007年下半年大陆普洱茶已经崩盘了,马来西亚的普洱茶市场依然坚挺,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大马

仓”与普洱茶投资基金,无疑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救世主——大马是普洱茶的福地,虽然大陆市场崩盘了,但普洱茶可以在马来西亚花开第二春。但后来的事实显示,马来西亚虽然是一个很不错的普洱茶市场,但毕竟普洱茶只

在华人社区流行,而华人只有600万人,市场盘子太小,普洱茶的复兴寄托在一个狭窄的区域市场上未免有些理想化了,因此,大陆普洱茶的复兴还得主要靠大陆人,这是08年以来的普洱茶复苏之路所证明了的。

(文/白马非马 本文刊登于《普洱》杂志创刊5周年纪念特刊)

关键词:

稀世佳茗“陈升老班章之甄品”,2024燃爆全国的茶文化盛宴

稀世佳茗“陈升老班章之甄品”,2024燃爆全国的茶文化盛宴

2024年下半年,陈升号以“稀世佳茗·璀璨绽放/迎新——陈升老班章之甄品”为主题,在全国多地掀起了一场茶文化的盛宴,为茶产业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点击播放观看活动合集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gMRSLx91WyFCfvtcAOafgA   10月9日,在北京会议中心,“稀世佳茗·璀璨绽放——陈升老班章之甄品发布会”拉开帷幕。近千名嘉宾亲临现场,线上五万多茶友通过陈升号官方视频号同步见证。这一场发布盛典,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茶文化传播的层 层涟漪,标志着“陈升老班章之甄品”正式踏入大众视野,开启了它的荣耀之旅。   紧接着,10月16日,山东烟台迎来了“稀世佳茗·璀璨绽放——陈升老班章之甄品茶文化会”。300余位来自各界的嘉宾齐聚,共同见证新品在山东的首发。   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新品的展示,更是当地茶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机,让齐鲁大地的茶香与陈升老班章之甄品的独特韵味相互交融,为山东的茶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茶文化体验,进一步拓展了新品在北方市场的影响力。   浙江乐清在10月19日也成功举办了同款茶文化会。活动集专业科普、产品解析、申时茶会、古琴欣赏、主题分享、幸运抽奖等丰富环节于一体,吸引了近500位嘉宾。   这一综合性的茶文化盛会,深入挖掘了“陈升老班章之甄品”的文化内涵和产品价值,在浙江这片茶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播下了新品推广的种子,促进了茶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提升了茶友们对高品质茶叶的品鉴能力和文化认知。   岁末之际,12月22日的福建厦门和12月28日的浙江永康分别举办了“稀世佳茗·璀璨迎新”主题的茶文化会暨答谢晚宴。厦门的活动洋溢着浓厚的茶文化底蕴,吸引了各界嘉宾沉浸其中,感受普洱的魅力;永康的活动则成为了茶文化与各界精 英交流碰撞的平台。   这两场活动在年末的特殊氛围中,以茶为媒,感恩回馈茶友,同时也为当地的茶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强了陈升号品牌与地方文化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品牌的亲和力和美誉度。   2025年1月4日,天津成功举办“稀世佳茗·璀璨迎新——陈升老班章之甄品新春茶文化会暨答谢晚宴”。各界精英翘楚齐聚一堂,在茶香四溢中共同展望新年,见证陈升茶业的荣耀时刻。此次活动为新品在北方市场的深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 一步扩大了品牌在京津冀地区的影响力,让更多的茶友认识和喜爱上了“陈升老班章之甄品”。   2024年下半年和开年这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见证了“陈升老班章之甄品”从发布到走向全国市场的辉煌历程。陈升号通过精心策划的发布会和各地的推广会,不仅让这款新品名扬八方,成为明星产品,更重要的是,在全国范围内弘扬了 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茶文化交流与融合。     “陈升老班章之甄品”是规格为600克的重磅产品,原料精挑古老树龄头春老班章芽叶,集匠造工艺之大成,茶香浓郁,滋味饱满厚重,回甘悠长,气韵霸道深厚。配备《陈升老班章之甄品赋》卷轴、《珍藏手册》和精美专属礼盒,堪称茶中 圣品、传世之珍。   这一系列活动,也为茶产业的振兴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为茶农增收、茶企增效、茶业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书写了茶产业与茶文化共同发展的壮丽篇 章,让古老的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满足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添了一抹浓厚的茶香。  
2025-01-10
开合间·见非凡—HUAWEI

开合间·见非凡—HUAWEI Mate 系列尊享品鉴会,陈升号跨界出圈绽光彩

2025年1月5日,广州保利洲际酒店内高朋满座,一场由陈升茶业携手广东恒唯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开合间·见非凡——HUAWEI Mate 系列尊享品鉴会暨陈升号新瑞之韵”活动在此荣耀启幕,并取得圆满成功,为跨领域合作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次活动汇聚了各界精英,陈升茶业副总经理魏炳杰先生、广东省区域经理李晓燕女士、陈升号广州经销商家人朱海先生以及众多行业同仁、合作伙伴和各界朋友亲临现场,共同见证了这一非凡时刻,开启了一场科技与茶文化深度交融的盛 宴。     活动上,魏炳杰副总经理登台,深入解读陈升茶业十七载的“创”与“守”,并向与会嘉宾隆重推介乙巳蛇年生肖纪念饼“玉蛇兆瑞”。这款生肖茶作为活动的核心推荐产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湛的制茶工艺。它巧妙地将蛇年祥瑞之 气融入每一片茶叶之中,以茶为载体,在岁月的流转中传承生肖文化,续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璀璨华章。     在茶香袅袅的氛围里,嘉宾们亲身体验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激情碰撞所绽放出的独特魅力,深刻感受到陈升茶业在传承与创新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和卓越成就。     作为陈升号生肖系列茶的第二轮第六款佳作,“玉蛇兆瑞”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升华。它不仅完整保留了生肖茶系列一贯的精湛工艺和丰富文化内涵,更在产品的视觉呈现与文化表达方面独具特色。使其既拥有极高的珍藏价值,又能 为品鉴者带来味觉享受,真正做到了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的统一。     与此同时,华为广州终端零售经理王庆先生,还有广东恒唯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政企事业部政企经理覃雪峰先生,也带来了HUAWEI Mate 系列、汽车与华为智能科技的精彩分享,展示了现代科技的前沿成果与创新魅力。现场嘉宾沉浸在 科技与茶文化交织的独特氛围中,一边品味着大树茶的浓厚韵味,一边领略着现代科技的强大功能与便捷体验,全方位感受了不同领域的卓越成就和无限可能。     活动中,潮剧演绎环节异彩纷呈,婉转悠扬的唱腔仿佛将时光拉回过去,让人们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古筝与小提琴的演奏更是别出心裁,东西方乐器轮番登台,演绎出一场视听盛宴,为活动增添了浓郁的艺术氛围,进一步 诠释了文化融合与创新的活动主题。     随着夜幕降临,活动进入温馨的晚宴环节。嘉宾们在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举杯畅饮,分享着此次活动的收获与感悟,共同展望未来的合作与发展前景。同时,陈升号为嘉宾们送上伴手礼——2025新春贺岁礼“玉蛇兆瑞”。     至此,这场“开合间·见非凡”的盛会在温馨而热烈的气氛中缓缓落下帷幕,但它所留下的深刻印记和深远影响却将在科技与茶业领域持续发酵,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灵感,激励更多企业勇于探索跨领域合作的新模式,共同推动中华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繁荣发展,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2025-01-08
215.28万元的认购订单背后,陈升老班章之甄品的魅力密码

215.28万元的认购订单背后,陈升老班章之甄品的魅力密码

祥龙贺瑞辞旧岁,瑞气盈门启新程。2025年1月4日,一场聚焦茶文化传承与甄品品鉴的盛会——“稀世佳茗·璀璨迎新——陈升老班章之甄品新春茶文化会暨答谢晚宴”在天津盛大举行,各界精英翘楚齐聚一堂,共赴这场茶香四溢的 盛宴,见证陈升茶业的荣耀华章。   点击播放观看视频集锦:https://mp.weixin.qq.com/s/X9OTfPa_rpUBudjXkD3MFw     活动现场嘉宾云集,政商学界贤达纷纷到场,天津市原政协秘书长 赵天浩先生、河西区原教育局书记 张学政先生等一众前辈,以其深厚的阅历和威望,为活动增添了庄重与分量;水产局原局长 马维林先生、河西区税务局原局长  周学雷先生 等行业翘楚,展现了不同领域与茶文化的交融汇聚;水产研究所所长 孙晓旺先生、示范大学博士后导师 孙金生先生等学界精英,则从专业角度为茶文化注入了智慧内涵;更有邯郸市丛台区民政局 彭燕女士、盈盛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李红 强先生、津福茶城董事长 魏玉昌先生等各界代表,以及河北省警备区副司令少将 张焕学先生,共同勾勒出这场盛会的多元与精彩。而北京金山友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升号天津经销商 蔡锦儿先生,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柳滨先 生、华北销售总监 严洪翠女士及各地经销商家人的到来,更是体现了公司和陈升家人们对此次活动的重视,与天津企业家、茶友们一起,共同编织出一幅茶文化交流与商业合作的绚丽画卷。     活动伊始,北京金山友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升号天津经销商蔡锦儿先生的致辞,拉开了这场文化与商业交织盛宴的序幕,其话语间满是对过去的感恩与对未来的展望,为活动奠定了温馨而热烈的基调。   随后播放的陈升茶业成立17周年品牌发展集锦,宛如一部时光长卷,徐徐展开品牌的成长轨迹与辉煌成就,让在场嘉宾沉浸式感受陈升茶业十七载的匠心坚守与砥砺奋进。   陈升号传承人陈柳滨先生带来的“知陈升号,懂稀世七星甄品”主题分享,将品牌底蕴与产品精髓娓娓道来,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普洱茶珍稀世界的大门,让众人领略到老班章的独特魅力与陈升茶业的制茶匠心。   申时茶会在陈升号导师的优雅引领下,茶香袅袅,茶师们的精彩演绎,将茶文化的仪式感与内涵完美呈现,五杯茶后集体谢幕,赢得满堂喝彩。     陈升号产品推荐官马美益女士的“陈升老班章之甄品”产品解析,如一场知识盛宴,深入剖析产品的品质密码与价值内核。老班章屹立于云南名茶之巅,享有“普洱茶王”的传世盛名。此茶选料非凡,集匠造工艺之大成,堪称茶中圣品、传世 之珍。于北京会议中心盛大发布,并在山东烟台、浙江乐清、福建厦门、浙江永康以及此次天津5个地方举办大型茶文化会,早已名传八方。   紧接着的宣传片播放,更是以震撼的视听语言,将产品的魅力全方位展现。而洛阳祝和实业有限公司王文君女士与蔡锦儿先生的签约认购仪式,无疑是活动的高光时刻,156套(26件)、价值215.28万元的认购订单,彰显出市场对“陈升老班 章之甄品”的高度认可与青睐,王文君女士的留步发言,也传递出合作的坚定信心与美好愿景。   随着合影留念的快门声响起,茶文化会暂告一段落,晚宴的序幕缓缓拉开。   蔡锦儿先生及夫人张春梅女士、陈柳滨总经理、严洪翠华北销售总监上台祝酒,将现场气氛推向新的高潮。   企业宣传片的播放,再次回顾了品牌的奋斗历程与辉煌成就,抽奖环节更是将晚宴的热烈氛围不断点燃。津福茶城董事长魏玉昌先生、陈柳滨先生、蔡锦儿先生分别作为抽奖嘉宾,送出的“陈升茶业成立17周年纪念茶·天韵”、“老班章熟 茶”以及“陈升老班章之甄品”珍贵奖品,让幸运的嘉宾收获满满,也让现场的欢呼声与掌声此起彼伏。     这场盛会,不仅是一次茶文化的深度交流与传承,更是陈升茶业与各界伙伴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新起点。在新的一年里,陈升茶业必将继续秉持匠心,以稀世佳茗为笔,书写更加璀璨辉煌的篇章,为中国茶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让陈升 茶香飘满华夏,走向世界!  
2025-01-08
正和岛共学之约,陈升号点亮东莞藏茶之光

正和岛共学之约,陈升号点亮东莞藏茶之光

2024年12月31日,在东莞这座洋溢着无限活力、充满创新气息的藏茶之都,“2025正和岛案例共学新年大课暨新年家宴”于东莞迎宾馆隆重举行。千余位实力派企业家济济一堂,共襄盛举,围绕“企业家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主题, 慷慨激昂地分享创新创业的精彩篇章。   受东莞市政府的热忱邀请,陈升号作为东莞藏茶之都的杰出代表,携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与来自全国的正和岛企业家们欢乐相聚。在这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一同品鉴历经岁月洗礼的“陈升老班章”等上乘佳茗,让缕缕茶香弥漫在 会场的每一个角落,携手迎接新年的钟声敲响。     东莞市委书记韦皓,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志伟,副市长陈庆松等领导亲赴活动现场。韦皓书记代表东莞市委、市政府,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致以热烈祝贺,充分彰显了东莞对此次活动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企业家们的深切关怀。   在案例共学新年大课上,深圳市奋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奋、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刘东华、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宋志平等多位嘉宾纷纷登台,深情讲述他们的企业家传奇故事,展现了 中国企业家在时代的汹涌浪潮中,如何在跌宕起伏里奋勇向前、勇挑重担的使命与担当。这场思想的盛宴如同璀璨明灯,为在场的企业家们带来了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启迪。   当陈升号醇美的茶香在空气中悠悠飘散,企业家们在品味佳茗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东莞藏茶的独特韵味,也对茶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领悟。     陈升号,作为国家龙头企业、普洱茶行业的领军品牌,始终秉持“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在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路上坚毅前行、披荆斩棘。在这场思想盛宴中,以茶为介,融入了企业家们奋进、担当的精神交流之中,进一步凸显了 作为行业领军者的格局与视野。   正和岛,作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企业家社群之一,一直致力于推动企业家们的交流与合作,为企业家们精心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优质平台。而此次活动,恰似一座坚固的桥梁,将陈升号与各位企业家紧密相连,让大家在 品味佳茗的同时,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加深了相互的信任。     展望未来,陈升号将继续坚守初心,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深化与各界的合作交流,积极推动茶文化的繁荣发展,为社会贡献更多价值,让陈升号的茶香飘向更广阔的天地,携手更多企业家共同书写时代华章,迎接每一个 充满希望的新年钟声,见证中国企业家精神与茶文化交相辉映的璀璨未来。  
2025-01-04
上一页
1
2
...
365

版权归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所有
邮箱:
www@cspuer.com
热线:400-107-2007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工业园区
滇ICP备2020007405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昆明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